令转三阳雪势降,烟花明媚捲旌幢。
凭将弱柳舒青眼,度却和风到碧窗。
游踏香尘人两两,鸣流清韵鸟双双。
乡心忽觉随花发,谩把辛盘载酒缸。
令转三阳雪势降,烟花明媚捲旌幢。
凭将弱柳舒青眼,度却和风到碧窗。
游踏香尘人两两,鸣流清韵鸟双双。
乡心忽觉随花发,谩把辛盘载酒缸。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令转三阳雪势降”以“三阳”象征春天的到来,暗示冬雪消融,春意渐浓。接着“烟花明媚捲旌幢”一句,通过烟花的明媚和卷起的旗帜,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诗人以“弱柳舒青眼”比喻春风吹拂下柳树的嫩叶初展,充满生机。而“和风到碧窗”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风轻拂,带来温暖与清新。
接下来,“游踏香尘人两两”描绘了人们在春日里踏青的情景,香气弥漫的空气中,两人一对,享受着春日的美好。最后,“鸣流清韵鸟双双”则以鸟儿的双飞双鸣,衬托出春日的和谐与生机。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裁春衫寻芳。
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谁念我,今无裳?
自少年、消磨疏狂。
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
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身是客、愁为乡。
算玉箫、犹逢韦郎。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鸳鸯拂破苹花影,低低趁凉飞去。
画里移舟,诗边就梦,叶叶碧云分雨。
芳游自许。
过柳影闲波,水花平渚。
见说西风,为人吹恨上瑶树。
阑干斜照未满,杏墙应望断,春翠偷聚。
浅约挼香,深盟捣月,谁是窗间青羽。
孤筝几柱。
问因甚参差,暂成离阻。
夜色空庭,待归听俊语。
杏烟娇湿鬓。
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
回头翠楼近。
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
归鞭隐隐。
便不念、芳盟未稳。
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
谁问。
听歌窗罅,倚月钩阑,旧家轻俊。
芳心一寸。
相思后,总灰尽。
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
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