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
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
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
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
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
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
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这是一首描写昆虫生活场景的诗歌,通过对比昆虫间和谐相处的情状,表达了对人世争斗的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体现了作者元稹在唐代诗坛上的成就。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两句,通过昆虫间的和谐共处,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界画面。这里的“梨”指的是梨花,而“蜂”则是蜜蜂,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各自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两句,则进一步描写昆虫间的社会组织和它们对君主的敬意。昆虫们有序地工作,有的负责食物的加工,有的则是侍奉“君亲”,体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社会结构。
"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这两句,表达了昆虫之间虽然在外形上可能相似,但它们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却各不相同。这里作者通过对昆虫心理的描绘,暗示了人类社会中人们尽管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内心的感受和追求是多元而独特的。
最后一句"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则是全诗的高潮,也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在这里,作者通过昆虫间的和谐共处,对比出人世间的争斗和残酷,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不合理现象的反思和批判。"噬人人"这个词汇强烈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掠夺和伤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稹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也透露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飞霞点镜,酥雨障尘,空帘洗尽愁色。
那更半池残月,漂花戏鱼食。嗟秋燕,镇如客。
漫说与、茂陵岑寂。茜纱暗、倦倚蕉云,翠簟频藉。
不见眼中人,罥袖蛛尘,芳墨黯题壁。
尚记那回笼烛,嬉游小乔宅。骄骢过,嘶巷陌。
忍问讯、旧狂踪迹。柳鸿近、梦里归来,扶醉还识。
两载伤怀,都挂在、一钩眉月。
独立尽、莲街残漏,声声未歇。
遥见银河光闪处,仙云宛转香风烈。
念瑶台、杳杳总无音,肝肠裂。宵寂静,情难决。
星黯澹,行将别。奈离旌催动,泪珠凝血。
琼岛人遥花泣露,兰闺絮冷庭飞雪。
叹余心、颠倒梦难成,殊凄绝。
回首尘寰界。趁潇潇、满庭细雨,翩跹无碍。
忆昔玉棺旋浙里,绕遍柳堤一带。
看映日、衔云变态。
佳节中秋来慰母,入兰阶、仍作莱衣拜。
香过处,金光晒。孺情孝念终长在。
记分明、髫龄侍膝,每承色爱。
不道金梁风太恶,吹散彩霞能快。
竟撇下、高堂年迈。
敛笑微微归去速,料含真、台返情无奈。
何日可,还亲债。
冰簟炎多,纱闱睡少,宵深听尽更更。
双桂楼前,露珠点滴无声。
帏前一灯岑寂,听桐阴、瑟瑟风轻。
朦胧里,见亭亭玉立,莲面如生。
恍若烟云围绕,看霞光焕发,欲认难清。
秀慧丰姿,观来绰约神莹。
机梭往回抛处,有天孙、彩结晶瑛。
鸦报晓,夜将阑月半明。
话蜃楼高,麟洲迥,天外谁为游客。
神鳌同载首,有仙真云际。
霎然飞鸟,五岳真形,三山虚境,指点峰头曾识。
萍踪依然在,但愁看鬓影。卌年重忆。
况人老凌波,佩环声隐,坠欢难觅。
惊鸣还倚,侧丛珍重,薇浣佳人笔。
尽酒畔灯前,传唱泪涩。琴弦总销沈,素鸾双翼。
待唤华鬘步,凭梦约、翠楼今夕。劝黄鹤,携瑶瑟。
明月江上,蛮调沾衣犹湿。画图旧痕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