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霞点镜,酥雨障尘,空帘洗尽愁色。
那更半池残月,漂花戏鱼食。嗟秋燕,镇如客。
漫说与、茂陵岑寂。茜纱暗、倦倚蕉云,翠簟频藉。
不见眼中人,罥袖蛛尘,芳墨黯题壁。
尚记那回笼烛,嬉游小乔宅。骄骢过,嘶巷陌。
忍问讯、旧狂踪迹。柳鸿近、梦里归来,扶醉还识。
飞霞点镜,酥雨障尘,空帘洗尽愁色。
那更半池残月,漂花戏鱼食。嗟秋燕,镇如客。
漫说与、茂陵岑寂。茜纱暗、倦倚蕉云,翠簟频藉。
不见眼中人,罥袖蛛尘,芳墨黯题壁。
尚记那回笼烛,嬉游小乔宅。骄骢过,嘶巷陌。
忍问讯、旧狂踪迹。柳鸿近、梦里归来,扶醉还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涵碧庄寻梦时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飞霞”、“酥雨”、“残月”、“漂花”、“戏鱼”、“秋燕”等,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飞霞点镜,酥雨障尘”,开篇即以“飞霞”与“酥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浪漫的景象,仿佛是主人公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感投射。接着,“空帘洗尽愁色”,通过“空帘”这一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但“洗尽愁色”则暗示着主人公试图从这份愁绪中解脱出来。
“那更半池残月,漂花戏鱼食”,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结合,通过“残月”与“漂花”的动态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含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感慨。
“嗟秋燕,镇如客”,借秋燕比喻主人公的孤独与漂泊感,强调了他如同过客一般的存在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
“茜纱暗、倦倚蕉云,翠簟频藉”,通过“茜纱”、“蕉云”、“翠簟”等意象,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疲惫与无奈,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见眼中人,罥袖蛛尘,芳墨黯题壁”,这一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失去的爱人的思念,以及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蛛尘”与“黯题壁”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与记忆的模糊。
“尚记那回笼烛,嬉游小乔宅”,回忆起往昔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尤其是那些温馨的夜晚,充满了甜蜜与欢乐,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骄骢过,嘶巷陌”,通过“骄骢”与“巷陌”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往繁华生活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
“忍问讯、旧狂踪迹”,表达了主人公面对过去与现在的矛盾,内心挣扎与不舍的情绪,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柳鸿近、梦里归来,扶醉还识”,最后以梦境结束,象征着主人公在梦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虽然短暂,却足以让他在现实中找到一丝安慰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个人情感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爱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
芝兰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细书千纸杂真行,新音百变口如莺。
异义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
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
我有至味非煎烹,是中之乐吁难名。
绿槐如山闇广庭,飞虻绕耳细而清。
败席展转卧见经,亦自不嫌翠织成。
意行信足无沟坑,不识五郎呼作卿。
吏民哀我老不明,相戒无复烦鞭刑。
时临泗水照星星,微风不起镜面平。
安得一舟如叶轻,卧闻邮签报水程。
莼羹羊酪不须评,一饱且救饥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