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涨蛮江,水急浪掀簸。
高没大石矶,例不容鼓柁。
篮舆已江边,复返陟嵬砢。
欲寻昨宿处,路长计或左。
峰腰有人家,种类尽夷猓。
男妇足蹒跚,儿童身袒裸。
土屋集臭秽,笆篱悬果窳。
此岂非吾民,寄宿亦聊可。
煮茶良浑浑,炊饭粟颗颗。
杂然同一宫,牛羊鸡豕我。
献芹者何人,缁布将头裹。
长跪前致辞,谓我为民爹。
慰勉摩之去,独对山月坐。
无膏油奈何,且爇松明火。
雷雨涨蛮江,水急浪掀簸。
高没大石矶,例不容鼓柁。
篮舆已江边,复返陟嵬砢。
欲寻昨宿处,路长计或左。
峰腰有人家,种类尽夷猓。
男妇足蹒跚,儿童身袒裸。
土屋集臭秽,笆篱悬果窳。
此岂非吾民,寄宿亦聊可。
煮茶良浑浑,炊饭粟颗颗。
杂然同一宫,牛羊鸡豕我。
献芹者何人,缁布将头裹。
长跪前致辞,谓我为民爹。
慰勉摩之去,独对山月坐。
无膏油奈何,且爇松明火。
这首清代黎恂的《戛寨江涨不得渡反宿夷寨》描绘了诗人因雷雨导致江水上涨,无法顺利过江,只好返回夷寨投宿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夷寨简陋的生活条件:房屋破败,居民衣着朴素,生活艰辛。诗人虽然身处异族之中,却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如子民般的敬爱,主人以煮茶做饭款待,甚至有人献芹表达敬意,自称为“为民爹”。然而,面对艰苦环境,诗人只能点燃松明照明,独自面对山月,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寂寥。整首诗寓情于景,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民间生活的深深体验。
岁在渊献牵牛中,月缺其圆夜无风。
不知魏分此何夕,瑞光千丈如长虹。
乃是绛阙来荣公,仙宫羽卫纷层空。
荣公鼎轴三朝老,活国时推第一功。
已见指挥收北地,曾闻谈笑却西戎。
震风凌雨士奔走,十年分与为帡幪。
阴功隐德乃如此,故应福禄来无穷。
朝来宝阁动喜气,黄云赤雾相溟濛。
紫衣贵人押君赐,琥珀酒艳琉璃钟。
小儒荷恩与称述,诗自老来殊不工。
献公以九皋之仙鹤,祝公以万仞之乔松。
愿公寿与宋无极,剑履日在明光宫。
往时束带侍明光,曾看挥毫点御床。
只道骅骝已腾蹋,不知雕鹗尚摧藏。
官居四合峰峦雨,驿路千林橘柚霜。
莫为艰难归故里,汉庭今重甲科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