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夕九秋半,月同心迹清。
已知千里共,祇欠一分明。
流水往来影,幽人今古情。
撞钟先得句,尘世不须惊。
来夕九秋半,月同心迹清。
已知千里共,祇欠一分明。
流水往来影,幽人今古情。
撞钟先得句,尘世不须惊。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作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精妙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来夕九秋半,月同心迹清。"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夜晚,夜幕降临,秋意浓重,时间流逝到一半。明亮的月光如同诗人的心迹,清澈而深远。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
"已知千里共,祇欠一分明。" 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与亲人之间心灵相通的情感,即便是在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绪只差一步之遥。这"一分明"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所期待的那一点光亮,或是希望能够更加明朗地看到彼此。
"流水往来影,幽人今古情。" 这里借用流水和它在月光下的倒影,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往和传统的眷恋之情。诗人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包含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不朽情感的尊崇。
"撞钟先得句,尘世不须惊。" 最后两句则显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豁达人生的态度。撞钟,即敲击钟声,寓意于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先得句"可能是指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而"尘世不须惊"则是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对于尘世间的变迁和纷争,不必过分焦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超然的心态,是一篇婉约而富有哲理的佳作。
西山有崇台,上与云气通。
仙人紫霞佩,导以双青童。
逍遥琪树林,盘礴瑶华宫。
积石象玄圃,连岑搆空同。
纚纚驻朝景,泠泠度天风。
丹凤刷仪羽,绛节飘曈昽。
矫首不可及,灭没凌飞鸿。
愿言授灵药,与世无终穷。
山家半月留,坐待雨声住。
东风入我檐,领客村南去。
晴光著天壤,生意欲飞舞。
野禽拂清涟,杂花满幽树。
回首西冈麦,十里绿如雨。
新年今日佳,复足济胜具。
儿时所经过,仿佛犹可睹。
穿深过乱峰,意与仙境遇。
白云行洞口,枯木记归路。
安知山间人,不讶余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