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何年别,烟霞此会同。
白云期乍返,沧海信常通。
谒帝留双舄,宾王遇八公。
还持鸿宝术,归访葛仙翁。
洞府何年别,烟霞此会同。
白云期乍返,沧海信常通。
谒帝留双舄,宾王遇八公。
还持鸿宝术,归访葛仙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充满了道家仙风和隐逸之气。诗人通过“洞府”、“烟霞”、“白云”、“沧海”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其中,“谒帝留双舄,宾王遇八公”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既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礼遇贤士的向往,也暗含着对友情和知音的珍视。最后,“还持鸿宝术,归访葛仙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不仅体现了对仙术和长生不老的追求,更寄托了对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初拨琵琶,未肯信,知音真个稀少。
尽日芳情,萦系玉人怀抱。
须待化作杨花,特地过、旧家池沼。
想绮窗、刺绣迟了,半缕茜茸微绕。
旧时眉妩贪相恼。到春来、为谁浓扫。
新归燕子都曾识,不敢教知道。
长是倦出绣幕,向梦里、重谋一笑。
怎得同携手,花阶月地,把愁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