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深霏损柳,腻涨添桃,湿尽秋千。
织出帘丝路,便愁宽尽贮,梦窄难穿。
江南旧家门巷,闻道有啼鹃。
猛记起清愁,过骢燕陌,回雁吴船。华年。
暗中度,想珠箔飘灯,罗帐飘烟。
一样瞢腾去,料妆楼玉困,也只思眠。
飞台没人来倚,犹问卖花钱。
奈春影都无,万红身世离恨天。
正深霏损柳,腻涨添桃,湿尽秋千。
织出帘丝路,便愁宽尽贮,梦窄难穿。
江南旧家门巷,闻道有啼鹃。
猛记起清愁,过骢燕陌,回雁吴船。华年。
暗中度,想珠箔飘灯,罗帐飘烟。
一样瞢腾去,料妆楼玉困,也只思眠。
飞台没人来倚,犹问卖花钱。
奈春影都无,万红身世离恨天。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景色中的湿润与凄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水乡的韵味。"正深霏损柳,腻涨添桃,湿尽秋千"三句,通过柳絮纷飞、桃花含苞待放和秋千被湿透的场景,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湿润。"织出帘丝路"暗示了时光如丝般悄然流逝,而"愁宽尽贮,梦窄难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难以排遣。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江南旧时的生活,"江南旧家门巷,闻道有啼鹃",借杜鹃鸟的啼声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猛记起清愁,过骢燕陌,回雁吴船"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去的怀念,通过骢马驰骋的燕陌和南归的大雁,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进入下片,诗人感叹青春易逝,"华年。暗中度","珠箔飘灯,罗帐飘烟"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朦胧的画面,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孤寂。"妆楼玉困,也只思眠"写出了主人公的倦怠和对安宁的渴望。
最后,诗人感慨无人来访,只有卖花声在空荡的飞台上回响,"飞台没人来倚,犹问卖花钱"。结尾处"奈春影都无,万红身世离恨天"则以春天的凋零和满眼的红花象征着人生的离别与无奈,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