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星夜落号空山,青枫飒飒阴云寒。
千岩出没不可测,白昼足迹留荒滩。
商人结队不敢过,山中捕者夜还坐。
祖父留与搏虎方,搏得壮虎作奇货。
山人捕虎苦捕狗,虎踏机弓怒还走。
咆哮百步仆草间,笑出缚之祇空手。
捕虎先祭当头伥,伥得酒食忘虎伤。
虎皮售人肉可食,当年亦是山中王。
入阱纷纷不可数,祇呼山猫为呼虎。
嗟哉凭藉那可无,使君使君尔何苦。
枢星夜落号空山,青枫飒飒阴云寒。
千岩出没不可测,白昼足迹留荒滩。
商人结队不敢过,山中捕者夜还坐。
祖父留与搏虎方,搏得壮虎作奇货。
山人捕虎苦捕狗,虎踏机弓怒还走。
咆哮百步仆草间,笑出缚之祇空手。
捕虎先祭当头伥,伥得酒食忘虎伤。
虎皮售人肉可食,当年亦是山中王。
入阱纷纷不可数,祇呼山猫为呼虎。
嗟哉凭藉那可无,使君使君尔何苦。
这首《捕虎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捕虎图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风貌和人类与猛兽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枢星夜落号空山”,以夜空中的星辰坠落,引发山间的回响,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寂静的氛围。接着,“青枫飒飒阴云寒”一句,通过枫叶的摇曳和阴云的低垂,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寒冷与幽深。
“千岩出没不可测,白昼足迹留荒滩”描绘了山林中岩石错综复杂,难以预测的地形,以及白天人们在荒滩上留下的足迹,暗示了捕虎行动的艰难与危险。
“商人结队不敢过,山中捕者夜还坐”则揭示了山民与外来商人的对比,前者因害怕虎患而不敢轻易进入山林,后者则选择在夜晚静坐等待捕获的机会,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利用。
“祖父留与搏虎方,搏得壮虎作奇货”展示了捕虎技艺的传承与虎皮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生物的猎杀与利用。
“山人捕虎苦捕狗,虎踏机弓怒还走”描述了捕虎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以及虎的机敏与反抗,凸显了人与虎之间微妙的斗争关系。
“咆哮百步仆草间,笑出缚之祇空手”通过虎被捕捉时的挣扎与最终被轻松擒获的对比,展现了捕虎者的智慧与技巧。
“捕虎先祭当头伥,伥得酒食忘虎伤”揭示了捕虎前的祭祀习俗,以及伥(虎死后附身于人或动物)的出现,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虎皮售人肉可食,当年亦是山中王”强调了虎作为山林之王的地位,以及人类对其皮毛和肉的利用,体现了自然界食物链的残酷与人类对资源的开发。
“入阱纷纷不可数,祇呼山猫为呼虎”通过山猫的误入陷阱,讽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与误解。
最后,“嗟哉凭藉那可无,使君使君尔何苦”表达了对捕虎行为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存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山林捕虎的场景,更触及了人与自然、文明与野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