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炉火候密推排,鍊得纯阳气上来。
地户闭时骨体实,天门积渐自然开。
鼎炉火候密推排,鍊得纯阳气上来。
地户闭时骨体实,天门积渐自然开。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之六十八,是道家炼丹术的精要描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旨在传达炼丹过程中的精神与实践。
首句“鼎炉火候密推排”,形象地描绘了炼丹过程中对鼎炉内火候的精细掌控,暗示了修炼者在精神层面的专注与努力。这里的“鼎炉”象征着修炼者的身心世界,“火候”则代表了修炼过程中的能量调控与转化。
次句“鍊得纯阳气上来”,点明了炼丹的核心目标——获取并提升“纯阳之气”。在道家哲学中,“纯阳”常被看作是生命能量、活力与光明的象征,通过炼丹,修炼者试图将这种至高能量引入自身,以达到身心灵的升华。
接着,“地户闭时骨体实”,描述了炼丹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即通过内观与控制,使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稳定,骨骼坚实,这象征着修炼者内在力量的增强与物质基础的稳固。
最后,“天门积渐自然开”,意味着随着修炼的深入,修炼者的精神境界逐渐开阔,如同天门渐渐开启,揭示出更深层次的智慧与觉知。这不仅是身体层面的变化,更是心灵与宇宙意识的融合,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道家炼丹术追求内在精神与外在物质双重转化的过程,以及最终达到的超越世俗、通达宇宙真理的境界。
未识丹青意,凭栏试解嘲。
烟云朝起陆,汀渚暮生潮。
山卓数枝笔,天横一幅绡。
霞收红晕浅,溪褪绿痕消。
个里风烟冷,于中景物饶。
飞黄凌翠阁,寒碧瞰红桥。
酒尽香凝瓮,诗成锦掣标。
朱衣扶客醉,翠袖殢人娇。
屏帐接千里,画图连九霄。
长风来水尾,斜日转山腰。
赤脚支筇稳,苍头控马骄。
老臣今已矣,儿女总金貂。
名蓝占幽寂,花木深禅房。
开轩俯芳流,竹风终日凉。
谓此已胜绝,坐可雄诸方。
谁知槿篱外,古木郁苍苍。
下有湍激涧,珠玉鸣琅珰。
何当开松门,两岸安石床。
尽发溪山奇,枕流挈其芳。
他年我重来,君子留徜徉。
海山昏,寒云欲下,低低压吹帽。平沙浩浩。
想关塞无烟,时动衰草。苏郎卧处愁难扫。
江南春不到。但怅望、雪花夜白,人间憔悴好。
谁知广寒梦无憀,丁宁白玉炼,不关怀抱。
看清浅、桑田外,尘生热恼。待说与、天公知道。
期腊尽春来事宜早。
更几日、银河信断,梅花容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