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大帽山·其三》
《游大帽山·其三》全文
明 / 何南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四围竹树密如墙,异草閒花植数行。

三十馀年明月夜,身心受用几清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帽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首句“四围竹树密如墙”,以“密如墙”形容四周竹树之茂盛,形象地勾勒出山林的幽深与繁密,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屏障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次句“异草闲花植数行”,则将视线从高耸的竹树转向低矮的花草,这些奇异的草木与闲适的花朵点缀其间,不仅丰富了视觉感受,也暗示了山中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自然之美的世界。

第三句“三十馀年明月夜”,将时间的跨度拉长至三十年以上,强调了作者对这一自然景象的长期观察与深刻记忆。这样的时间长度,使得这幅画面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致,更蕴含着岁月的沉淀与情感的积累,赋予了场景以历史的厚重感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一句“身心受用几清凉”,直接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心灵体验。这里的“清凉”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凉爽,更是心灵上的宁静与愉悦。它体现了人在大自然面前获得的精神慰藉和内心的平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帽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体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何南凤
朝代:明   字:道见   号:知非   籍贯: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   生辰:1588-1651

何南凤(1588-1651),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人,是佛教临济宗传人,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字道见,家名觉从,号知非,又号雷山,又称半僧先生,初堂老人,牧原和尚,跛足道人。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生,清代顺治八年(1651)卒,终年六十五岁。
猜你喜欢

夜坐十首·其三

哀蛩应善叹,不尽为秋风。

独宿清宵远,高斋暮雨同。

吹灯离梦黑,警鹤小亭空。

客思阑于夜,凄凄萧寺中。

(0)

杂诗六首·其一

往者遇清夷,草间无聚啸。

群公坐阎阖,垂缨陟清要。

世事诚乱麻,昊天其不吊。

变起三十年,火焚遂成燎。

新亭陆沉叹,灾或及原庙。

名城为丘墟,狐社鬼并啸。

白骨矗马胫,千里有横烧。

近更苦驿骚,勤王困征调。

所过绝鸡犬,村落苦攻剽。

圣人洵至仁,屡下哀痛诏。

侧闻台阁论,似未耻纷噭。

言官所击排,旦贤夕不肖。

卿相握大权,辅弼拟周召。

世所欲用人,俱已布当道。

四郊尚多垒,其敢大夫诮。

(0)

感秋十二首·其七

拾橡不自给,采菽来丘隅。

长镵复短镵,秋蔬饱芜蒌。

力弱愧深耕,一丁佐樵苏。

辍耕还叹息,抱犊随村愚。

刈穫贵及时,少壮在斯须。

丰草美于稗,石田不如刍。

曳耒怅归休,强饭终不愉。

胡不振鳞鬣,乃蟠於潢污。

(0)

新婚别四首嘲子羽弟·其一

流苏羽帐贴飞凰,并蒂莲开紫玉房。

惯是独眠憎绣被,合欢新样织鸳鸯。

(0)

春郊再和百旃·其二

镗鞳潮音响石钟,沟花续雨歇还冲。

溪喧跳黾时惊獭,燕剪游丝不碍蜂。

春蚓掴泥涂草圣,角巾栖蝶垫林宗。

行歌无定归来晚,红玦衔山正下舂。

(0)

偶集·其二

空尊移夜景,迟月过天街。

战斗山川苦,烟花逆旅怀。

残莺辞谷雨,春色倦芒鞋。

暂此淹留意,寻红下绿阶。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