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懒为著色物,偶施小茜作嬉游。
人言杏花可摘卖,挂向街头试买不。
道人懒为著色物,偶施小茜作嬉游。
人言杏花可摘卖,挂向街头试买不。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杏花》,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道人与杏花之间的趣味互动,以及人们对杏花的世俗态度。
首句“道人懒为著色物,偶施小茜作嬉游”,开篇即以“道人”这一超然物外的形象引入,暗示其对世间事物的淡泊态度。道人不愿为世间之物着色,却偶然间使用了小茜(一种植物,其叶或根可提取红色染料)来点缀杏花,以此作为嬉戏之乐。这里通过“懒”字,形象地表现了道人的超脱与闲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接下来,“人言杏花可摘卖,挂向街头试买不”,则转向了社会层面,通过旁观者对杏花价值的评价,揭示了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不同态度。在世俗眼中,杏花不仅美丽,还有经济价值,可以摘下售卖。然而,这种行为似乎与道人的悠闲自得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他对物质世界的疏离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纯粹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比道人与世俗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徐渭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自然与人性、超脱与世俗巧妙融合,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江豚翻碧浪,凭高极望,折戟半沈沙。
鸡笼山下路,记得凤城,数十万人家。
貂禅掩映,钟山翠、叠鼓鸣笳。
更参差、青溪红板,从古说繁华。堪嗟。
齐台梁苑,残月微风,剩颓墙败瓦。
祇苍凉、半林枫槲,四壁龙蛇。
几番夜向寒潮泊,空城下、浪打蒹葭。
青衫湿,隔船同诉天涯。
谢娘春晓,借贫家螺黛。须拗花枝与伊戴。
傍妆台,见了已慰相思。原不分,云母船窗同载。
丛祠灯火下,暗祝心期,众里分明并侬拜。
尽说比肩人,目送登舻,香渐辣晚风罗带。
信柔橹,呕哑拨鱼衣,分燕尾溪流,赤栏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