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与勿言利,要令通有无。
家家香一瓣,心慕舜之徒。
相与勿言利,要令通有无。
家家香一瓣,心慕舜之徒。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人们追求和谐共处、相互帮助的美好愿景。"相与勿言利,要令通有无",意味着人们在交往时不应只关注个人利益,而应注重彼此间的互助与共享资源。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爱”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家家香一瓣,心慕舜之徒",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氛围。每家每户都献上一片心意,象征着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奉献,以此来效仿古代圣君舜帝,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理想的社会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互助友爱以及道德高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社会形态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憧憬。
吾闻太山石,积日穿线溜。
况此百雷霆,万世与石斗。
深行九地底,险出三峡右。
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跳波翻潜鱼,震响落飞狖。
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
空濛烟霭间,澒洞金石奏。
弯弯飞桥出,潋潋半月彀。
玉渊神龙近,雨雹乱晴昼。
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
款段曾陪马少游,而今人在凤麟洲。
黄公酒肆如重过,杳杳白蘋天尽头。
劝农使者古大夫,不惜春衫践泥涂。
王事靡盬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
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
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
四十岂不知头颅,畏人不出何其愚。
平章西事久仪图,朝有佥言帝曰俞。
竟识向来袁彦道,无忧今有管夷吾。
汉中席捲三秦定,卞子功成两虎俱。
根本所先能用蜀,况乘兴运即擒胡。
蜀备三边北最多,西南未易便包戈。
嗟哉作俑茶盐酒,久矣疲民战守和。
筑室道谋须勇决,养鱼沸鼎益烦苛。
归来便把中书笔,留与儿童日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