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造像者为谁,宝剑一挥,我能屠彼,顽尸陈诸君侧;
欲取缔以何事,灵魂未泯,他若羞吾,学界请棒其头。
阻造像者为谁,宝剑一挥,我能屠彼,顽尸陈诸君侧;
欲取缔以何事,灵魂未泯,他若羞吾,学界请棒其头。
此挽联以激昂之语,悼念张百熙先生,彰显其精神之伟大与影响之深远。上联“阻造像者为谁,宝剑一挥,我能屠彼,顽尸陈诸君侧”描绘了张百熙先生面对阻碍与困难时的果敢与决绝,宝剑象征其坚定的决心与力量,屠彼则展现了其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精神。陈诸君侧的顽尸,或指那些阻碍进步、保守落后的事物与思想,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清除旧弊、推动变革的敬仰。
下联“欲取缔以何事,灵魂未泯,他若羞吾,学界请棒其头”则进一步阐述了张百熙先生在学术与教育领域的贡献与影响力。灵魂未泯,意味着其精神永存,即使在他不在人世,其学术理念与精神仍能激励后人。若有人羞辱他的学术成就,学界将给予严正的回应,强调了张百熙先生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和不容侵犯性。整体而言,此联不仅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的深切怀念,也体现了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
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髣髴,烂柯思再逢。
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
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
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
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长史画神独感神,高步区中无两人。
雅而逸,高且真,形生虚无忽可亲。
降魔大戟缩在手,倚天长剑横诸绅。
慈威示物虽凛凛,在德无秋唯有春。
吾知真象本非色,此中妙用君心得。
苟能下笔合神造,误点一点亦为道。
写出霜缣可舒卷,何人应识此情远。
秋斋清寂无外物,盥手焚香聊自展。
忆昔胡兵围未解,感得此神天上下。
至今云旗图我形,为君一顾烟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