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五》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五》全文
宋 / 释道昌   形式: 偈颂

仰面穿针不见天,低头拾芥不见地。

天地针芥无处安,堂堂面目眼中翳。

君不见谛当未彻在,龊人趁大彩。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二十五首。它以奇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及人心状态的深刻洞察。

"仰面穿针不见天,低头拾芥不见地",这两句描绘了人在极度专注或迷失自我的状态下,对外界环境的忽视,仿佛天地都消失在眼前,只剩下了微小的针线和芥子。这种景象寓言了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可能过于执着以至于忽略了周遭的世界。

"天地针芥无处安,堂堂面目眼中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境,即使天地广阔,也找不到容纳针芥之处,而人的内心世界却被蒙蔽,无法看到真实的自我。

"君不见谛当未彻在,龊人趁大彩",这里的"谛当未彻"指的是未能领悟真理,"龊人趁大彩"则暗示那些未能看透世事的人,却在追逐世俗的荣华富贵,如同小人追逐华丽的外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过程中容易陷入的困境,以及对真谛理解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作者介绍

释道昌
朝代:宋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猜你喜欢

寿许子洽

寥天孤鹤翥云翎,高士于今见典刑。

字饱神仙灵蠹简,书藏石室续麟经。

董狐笔不宽时贵,司马名先动汉廷。

陵谷几更君未老,老人星傍少微星。

(0)

对雪

月下宜脩篁,风前宜新柳。

两清谁相宜,梅以雪为友。

孤山移数株,铁干矜希有。

无雪少精神,如人失胜偶。

情深唤奈何,枮坐相待久。

天似殊作解,吹霰洒疏牖。

仿古绘雪堂,细于影中取。

明灭幻冷光,往往困画手。

就旁写冻枝,以配支离叟。

彻骨耐高寒,虽老不嫌丑。

元赏惬素心,宜茶不宜酒。

(0)

夏夜同李仲昌小坐阅邢子愿书

新晴夏夜亦萧森,杯酒寻常觉独深。

花为殿春犹恋草,树当趁月上栖禽。

笔锋入处看偏正,诗案翻来辨古今。

久坐一庭空似水,无言相对领元心。

(0)

冬夜王性甫招饮署中同段汝器吕介孺二年兄

吾辈多通率,更深尚赴邀。

官閒馀胜致,岁晏快长宵。

杂坐都忘套,诙谈不厌嚣。

独嫌司令者,酒政密科条。

(0)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其七职方元升成公

饱历风霜心骨寒,馀生返国事辛酸。

六师不借郎官箸,一剑应加司马盘。

哭拜鼎湖攀莫逮,魂依泉路体方安。

时人早识杨忠悯,百鍊成钢仿佛般。

(0)

还山小咏·其二

忍却痴心别帝乡,不堪归路九回肠。

上书自信终和氏,前席人疑待洛阳。

太息时艰何日济,感怀主眷与天长。

悬知紫禁深深里,日昃犹传哺未遑。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