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宜脩篁,风前宜新柳。
两清谁相宜,梅以雪为友。
孤山移数株,铁干矜希有。
无雪少精神,如人失胜偶。
情深唤奈何,枮坐相待久。
天似殊作解,吹霰洒疏牖。
仿古绘雪堂,细于影中取。
明灭幻冷光,往往困画手。
就旁写冻枝,以配支离叟。
彻骨耐高寒,虽老不嫌丑。
元赏惬素心,宜茶不宜酒。
月下宜脩篁,风前宜新柳。
两清谁相宜,梅以雪为友。
孤山移数株,铁干矜希有。
无雪少精神,如人失胜偶。
情深唤奈何,枮坐相待久。
天似殊作解,吹霰洒疏牖。
仿古绘雪堂,细于影中取。
明灭幻冷光,往往困画手。
就旁写冻枝,以配支离叟。
彻骨耐高寒,虽老不嫌丑。
元赏惬素心,宜茶不宜酒。
此诗《对雪》由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描绘了诗人面对雪花飘落时的内心感受与景象描绘。
首句“月下宜脩篁,风前宜新柳”描绘了月光下修长的竹子和微风中新生的柳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两清谁相宜,梅以雪为友”则将梅花与雪花的关系比喻为朋友,暗示了梅花在雪中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质。
“孤山移数株,铁干矜希有”描述了从孤山移植来的几株梅花树,其铁一般的树干显得尤为珍贵稀有。然而,“无雪少精神,如人失胜偶”指出如果没有雪花的点缀,这些梅花树便失去了生机与风采,如同人失去了最佳伴侣。
接下来,“情深唤奈何,枮坐相待久”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期待之情,即使等待时间漫长,也愿意静静地坐着等待雪花的到来。而“天似殊作解,吹霰洒疏牖”则描绘了天空突然变换,开始下起了细小的雪粒,洒落在窗户上的情景。
“仿古绘雪堂,细于影中取”表明诗人模仿古人,在雪中寻找灵感,精心绘制了一幅雪景图。接着,“明灭幻冷光,往往困画手”描述了雪景中光影交错,冷光闪烁,给画家带来了挑战。
最后,“就旁写冻枝,以配支离叟。彻骨耐高寒,虽老不嫌丑。元赏惬素心,宜茶不宜酒。”诗人描绘了自己在雪中描绘冻僵的树枝,以配衬孤独的老者。他强调了这些树枝即使寒冷至骨,也坚韧不屈,符合他内心的纯洁追求。同时,他认为这样的场景更适合品茶,而非饮酒,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高雅品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