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应黄州惠苏长公墨迹却以一诗附还》
《应黄州惠苏长公墨迹却以一诗附还》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砑光藤纸墨华流,欲报璚瑶未敢收。

总为临池贪玉局,可应遗翰去黄州。

(0)
鉴赏

此诗《应黄州惠苏长公墨迹却以一诗附还》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砑光藤纸墨华流”,描绘了一幅精细入微的画面:砑光的藤纸表面泛着光泽,犹如流动的墨华,暗示了书法作品的精美与高雅。这里,“砑光”指纸张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的光滑质感,“藤纸”则强调了纸张的质地与来源,而“墨华流”则形象地表现了墨迹在纸上流畅、生动的美感。

次句“欲报璚瑶未敢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犹豫。他想要回赠对方珍贵的礼物(璚瑶,比喻珍贵之物),但又不敢轻易接受,可能是因为对对方的书法作品有着极高的评价,担心自己无法给予相应的回报,或是出于对艺术品的敬畏之情。这一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交流的尊重与谦逊态度。

后两句“总为临池贪玉局,可应遗翰去黄州”,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临池”是中国书法术语,指练习书法时临摹经典作品,以提高技艺;“玉局”则是对书法艺术的尊称,这里用以形容书法作品的珍贵与美好。诗人自谦地说,自己总是沉迷于临摹与练习,渴望能创作出如黄州(古代地名,此处借指书法艺术的高地)般高水平的作品,但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他心中并无把握。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也流露出了一种谦虚与自省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与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敬畏以及对自己技艺的谦逊态度。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精炼,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怀友人读书诃林寺

梵宫遥望海云边,莲社惟应结净缘。

觉树影中持半偈,诃林深处伴枯禅。

独将远意操流水,更倚孤峰听暮蝉。

千里共看元度月,几回虚上子猷船。

(0)

登白纻山作二首·其一

桓公酣宴地,罗绮骄春丛。

舞态馀回雪,歌声逗结风。

宾客三千醉,杂沓待鸣钟。

繁华能几时,转瞬成蒿蓬。

双鹤阵云寂,丹凤梁月空。

时时见樵牧,指点认故宫。

驰景信靡停,秉烛亦已悤。

寄谢世间人,为乐及从容。

(0)

梅坞涵春

寒梅几树傍江隈,香满梢头并腊开。

遥忆明年春更早,上林须寄一枝回。

(0)

如亭听籁

坐倚如亭夜正孤,疏林空见月平铺。

忽听树杪微风起,错认笙箫乍有无。

(0)

题同年李仲达孝思亭册·其二

业已箕裘扩,恩今雨露蕃。

哺乌曾寄嘅,容驷有高门。

岁月亭虽古,杯棬泽尚存。

庭阶芳气满,料得慰兰孙。

(0)

送禹庭朱公归义乌·其二再歌曰

朝出把锄犁,水淹禾尽没。

毋以我公归,公归我无食。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