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个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中的离别哀伤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深沉的愁绪。
首句“永巷长年怨绮罗”中,“永巷”指的是古代宫廷中的长廊,诗人将其比喻为自己内心的世界,而“怨绮罗”则是对往昔美好而不能复返时光的深切懊恼。紧接着的“离情终日思风波”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无尽思念,仿佛风起波涛,无法平息。
第三句“湘江竹上痕无限”中的“湘江”是古代楚国的地名,也常常与离别联系在一起,“竹上痕”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创伤或是对往昔情感的刻痕。下一句“岘首碑前洒几多”通过描述诗人站在古碑之前,泪水纵横的情景,强化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
第五、六句“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则是从宏大的历史角度出发,通过描写战乱后遗留下来的荒凉与哀伤,以及夜晚听到的歌声,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和平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中,“灞水桥”是具体的地名,而“未抵青袍送玉珂”则是在描绘一段难以实现的相思之情。诗人在晨曦中站在桥上询问对方的情况,却又不得不面对两人的距离和无奈,通过送去的玉珂象征着心中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将个人的哀伤与时代的变迁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沉的愁绪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高杉何亭亭,北接岢岚山。
如何蜀杜宇,飞鸣来此间。
羽翼误尔身,浩荡迷乡关。
日长岩谷迥,口角流朱殷。
我亦有先庐,三峨出尘寰。
别来二十年,仕宦发欲斑。
岂不怀西归,青葱映潺湲。
有翼尚飘泊,无翼何时还。
甃石为道,旁植冬青不死之灵草。
跨水为桥,上有百年老木之清阴。
小庵又在北墙北,花竹重重深更深。
公馀竟日无一事,卜此佳趣聊栖心。
明月为我迟迟不肯去,清风为我淅淅生好音。
阒然宴坐如涧谷,乐以真乐非丝金。
君看此庵亦何有,架竹编茅容侧肘。
人生自足乃有馀,不羡檐牙切星斗。
朝携一筇杖,暮炷一炉香。
悠然每独笑,物我两皆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