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干偃蹇奇可誇,本根融结杳难测。
龙蛇已抱千载灵,梁栋何烦万牛力。
虽减半天风雨声,却得三冬雪霜色。
卫生已免斧斤人,妆景何辞吟醉客。
枝干偃蹇奇可誇,本根融结杳难测。
龙蛇已抱千载灵,梁栋何烦万牛力。
虽减半天风雨声,却得三冬雪霜色。
卫生已免斧斤人,妆景何辞吟醉客。
这首诗《矮松》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对矮松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首句“枝干偃蹇奇可誇”,以“偃蹇”形容矮松枝干的姿态,既显出其独特之美,又暗示了其生命力的顽强。接下来,“本根融结杳难测”则从根基入手,赞美矮松根系的深厚与难以估量的力量,暗含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龙蛇已抱千载灵,梁栋何烦万牛力”两句,将矮松比作龙蛇,象征其蕴含的千年灵气,同时又以其作为梁栋的潜力,强调其虽小但承载大任的能力,不需借助万牛之力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虽减半天风雨声,却得三冬雪霜色”则进一步描绘了矮松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表现,即使风雨交加,也能保持其独特的雪霜之色,展现出其不屈不挠的品格。
最后,“卫生已免斧斤人,妆景何辞吟醉客”表达了对矮松的敬仰之情,认为它不仅能够自我保护,避免遭受人类的砍伐,还能为人们提供美丽的景观,让诗人和游客为之陶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矮松的独特魅力与内在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碧瓦霜融,绣阁寒轻,春浮寿杯。
羡华年七帙,人生稀有,新阳七日,天意安排。
丹凤门开,黄麾仗立,此际应须召促回。
人道是,却暂时绣斧,索笑盐梅。
吁江假守非才。
犹记得当时传庾台。
算良机再会,抠衣来久,归鞭何速,祝寿方才。
应与邦人,传为佳话,只为先生诞日来。
明年看,是侬方九曲,公已三台。
岳渎储精,冰壶里、精神可掬。
三万卷、龙蛇落纸,琅杆撑腹。
便合弹冠登要路,如何袖手缄空谷。
又谁知、天独授先生,长生。
鹤易怨,龟多缩。
竹太瘦,梅偏独。
算人间何物,可传心曲。
但愿君如天上月,年年此夜团如玉。
更有人、千里共婵娟,偷香祝时出爱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