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囊山上,于今十二年。
路迷荒草里,寺没古松前。
何处来清磬,空山眷法筵。
倭奴频作祟,无地可安禅。
不到囊山上,于今十二年。
路迷荒草里,寺没古松前。
何处来清磬,空山眷法筵。
倭奴频作祟,无地可安禅。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乙丑冬重过古囊(其一)》描绘了诗人时隔十二年再次造访囊山的情景。诗中通过“不到囊山上”表达了久违之情,而“于今十二年”则强调了时间的跨度。接下来,“路迷荒草里”展现了山中景色的荒凉与寂寥,暗示了岁月的沧桑,“寺没古松前”进一步描绘了昔日寺庙的衰败,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人听到“何处来清磬”,那是空山中的佛音,让人感受到宁静与超脱,然而“空山眷法筵”又暗示了即使山中仍有佛法传承,却也难以抵挡世事变迁。“倭奴频作祟”暗指外敌侵扰,使得诗人感叹连安心修行之地都难觅,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囊山的所见所闻,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个人命运以及国家局势的感慨,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中原似沧海,万顷与云连。
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远树乱如点,桑麻郁苍烟。
一雁入高空,千鸦落平田。
我行天地中,如蚁磨上旋。
雨痕留故衣,霜气袭重毡。
健马嘶北风,潜鱼乐深渊。
噫哉南方人,回首空自怜。
万金结游侠,千金买歌舞。
丹青映第宅,从者塞衢路。
身为他人役,名声落尘土。
他人一何伤,富贵还自苦。
东方有一士,败垣半风雨。
不识丝与竹,飞雀满庭户。
一饭或不饱,夜梦无惊寤。
此事古来多,难与俗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