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元古寺宝灵珠,照影东西与众殊。
本为仁皇贲潜府,岂知今日镇留都。
升元古寺宝灵珠,照影东西与众殊。
本为仁皇贲潜府,岂知今日镇留都。
这首诗描绘了升元古寺中一颗名为“宝灵珠”的珍贵物品,其光辉四射,映照出东西两侧不同的影象,与其他众多珍宝各不相同。这颗宝石原本是仁皇时期的贽财,收藏于潜府之中。诗人感慨的是,那时候又怎能预知这宝灵珠今日竟成为了镇守留都的重要物品。
升元寺作为背景,其古老与神秘为诗增添了一层厚重的情感色彩。宝灵珠不仅是财富的象征,也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对比宝石过去的荣耀与现在的重要性,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悟。
李焘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在诗中展现了升元寺的灵魂,以及宝灵珠所承载的历史重量。全诗语言简洁而充满力量,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出对古寺与宝物的崇敬之情,亦不难看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西山有乔松,蒙附百亩阴。
蓬蒿宅其下,旅生亦骎骎。
永怀豫章公,斯文金玉音。
徐洪盖自出,源流高以深。
吾舅之于黄,端若一体临。
愧我望数子,引尺那及寻。
弱冠诵流传,苍苍且垂簪。
前帆去已驶,后舟政忧沉。
忆昨送弟行,作诗道离襟。
末篇何所言,志我念母心。
岂知辱贶答,珷玞致璆琳。
退之赠郊籍,少陵寄高岑。
我固解公意,诲我力自任。
不惟书诸绅,起居见前参。
几思侍公侧,取酒亲酌斟。
积荒赖锄耰,痼疾蕲砭针。
涉湘定何时,纸贵行见今。
勿继屈贾词,起和南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