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其一春半》
《谒金门·其一春半》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0)
注释
春已半:化用李煜《清平乐》中:“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此情无限:即春愁无限。
十二阑干:指十二曲栏杆。
语出李商隐《碧城三首》中的“碧城十二曲阑干”。
输与:比不上、还不如。
芳草:在古代诗词中,多象征所思念的人。
翻译
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整日斜倚栏杆,徘徊眺望,伤春逝去的愁怨,袭上心头,天也无法帮助摆脱。
风和日暖,在这么好的春光,独自倚靠斜栏旁,还不如那双双对对的莺燕。院里落满了残花,垂下幕帘呆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情感。"春已半"一句直接设定了季节背景,接着"触目此情无限"表明诗人对这个时候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

"十二栏干倚遍"中的"十二栏干"可能是指宫殿或园林中的回廊,这里用来描写诗人游走的场所,通过重复的动作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沉思。"愁来天不管"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悲伤,仿佛天空也不理解他的烦恼。

然而接下来的"好是风和日暖"一句转换了情绪,描写了一片温馨而舒适的春光。"输与莺莺燕燕"中"输"字意味着共享,这里诗人将美好的天气与燕子共享,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喜悦。

最后两句"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则又转向了伤感,"满院落花"形容春日花瓣纷飞的景象,而"帘不卷"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放松或是无奈。"断肠芳草远"中的"断肠"常用来形容美好到难以忘怀,"芳草远"则增添了一份渺渺时光中难以企及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忧虑与无限情感,是一篇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奉和龙兴灯夕

结綵仙山对净坊,曳珠宾履捧台光。

灯摇夜月天形动,歌聒春风物态狂。

刻烛诗成传魏国,吐茵酒酽醉程乡。

今年始彻清宵禁,倍觉都人乐意长。

(0)

和纯甫红叶

秋园无艳色,特地起西风。

间向烟林翠,时呈霜片红。

霞光青汉衬,灯炬碧纱笼。

不解随松柏,染裁烦化工。

(0)

正月三日郊外马上作

长日牵人事,新年散马蹄。

和风吹冻柳,残雪点春泥。

意惬境自胜,兴来杯屡携。

徘徊羡飞鸟,晓逐野云低。

(0)

予累日卧病适张文通惠教亦云服药漫成小诗呈之

功名心寸折,岁月鬓双蓬。

病畏酒杯绿,愁怜花蕊红。

杖藜成暇日,行乐步春风。

唯有张公子,翛然此意同。

(0)

张丽华

张家女儿号丽华,十岁选入君王家。

君王一见念玉雪,唤作后庭琼树花。

临风结绮香风度,自谓朝朝兼暮暮。

那知梦断金井栏,往事茫茫堕烟雾。

(0)

陪通守李丈出郊

出郭旌旗及晓晴,朔风凛凛水泠泠。

堵墙野老瞻泥轼,冠剑长松拂屏星。

破腊梅花强半白,先春草色未多青。

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