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旌旗及晓晴,朔风凛凛水泠泠。
堵墙野老瞻泥轼,冠剑长松拂屏星。
破腊梅花强半白,先春草色未多青。
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
出郭旌旗及晓晴,朔风凛凛水泠泠。
堵墙野老瞻泥轼,冠剑长松拂屏星。
破腊梅花强半白,先春草色未多青。
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
这首宋诗《陪通守李丈出郊》是喻良能所作,描绘了清晨出城时的景象。诗人通过"旌旗及晓晴",展现了黎明时分队伍整齐出行的场景,"朔风凛凛水泠泠"则渲染了寒冷而清新的冬日气氛。"堵墙野老瞻泥轼"一句,写出了乡野老者仰望官车的情景,流露出对官员的敬意和对官道的感慨。"冠剑长松拂屏星"以长松和星辰为背景,烘托出人物的威仪。
"破腊梅花强半白"点明此时已近岁末,梅花初放,白色花朵点缀在寒风中,"先春草色未多青"则暗示春天的脚步虽未至,但已有生机萌动。最后两句"经行肯为游观美,王事驰驱不敢宁"表达了诗人尽管欣赏眼前的美景,但因公务在身,内心仍以国事为重,无法安逸游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郊外景色,同时融入了对民生和职责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
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
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
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
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
席不暇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
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
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
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
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
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
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
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
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
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
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
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
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明·成鹫】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席不暇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https://shici.929r.com/shici/87aGDBEQ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