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
《华亭张北山过大通见赠赋答》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隔江闻有北山翁,如雷灌耳心先通。

曾从卷帙见佳句,百尺寒冰洗尘虑。

出闻儒者讲理学,同声合喙推先觉。

为访程朱似续人,游遍八方周五岳。

轻车指北还指南,直到仙羊方驻脚。

席不暇煖突不黔,延伫二樵神跃跃。

与来杖策入朱明,四百峰头啸一声。

更寻七十二峰去,信宿云端吟月明。

行吟更问江门道,白沙祠墓生荒草。

登堂一拜一题诗,银榜贞珉传丽藻。

归来过我大通禅,袖出新诗见怀抱。

诗中许我王老师,是则是矣非亦非。

老师不打鼓与笛,大通鼓笛全不识。

诗中许我如澹公,似则似矣同不同。

澹公无可无不可,大通有可有不可。

诗中许我为忠孝,教外何曾涉名教。

先生名教有住著,大通名教无住著。

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北山的文士与另一位诗人成鹫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张北山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以及对程朱理学的深入理解,游历四方,探访名山大川。他的思想和行为,如同他所追求的理学一样,既严谨又富有哲思。

诗中提到的“席不暇煖突不黔”,形象地描绘了张北山在访学途中匆忙赶路,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火炉也来不及烧热的情景,体现了他求知若渴、勤奋不息的精神。而“延伫二樵神跃跃”则暗示了张北山在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内心激动不已,渴望深入交流。

成鹫在诗中表达了对张北山的敬仰之情,不仅称赞了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还通过“诗中许我”这样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诗中也巧妙地融入了对张北山生活细节的描写,如“早来池上看莲花,莫放莲花自开落”,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张北山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张北山形象的刻画,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学问、崇尚自然、重视友情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中的学术交流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谢盘野黄文昌·其二

日课芳菲谱,归来手自栽。

有诗随意好,无日不花开。

鸥鹭论心事,云山入酒杯。

绮罗帘幕静,处处小蓬莱。

(0)

复斋奚左藏挂冠·其一

趁得身轻便挂冠,翩翩出岫白云闲。

村疏一日是两日,心广半间如万间。

聊把大门标俗子,别开荒径友佳山。

羲皇向上多馀地,时对清风一破颜。

(0)

过剡·其二

春涨新痕绿渐开,只知东去不西回。

濯缨莫负沧浪咏,曾送扁舟泛雪来。

(0)

钱竹岩之官清远

帆挂之清远,潮来驾浊流。

火云方振虐,仙舄自生秋。

拔宅虽浮汎,逢山得款留。

一夔携骥子,几度访羊裘。

景尽孤台胜,题分庾岭幽。

风餐愁欸乃,水宿贯钩辀。

文采休藏豹,诗盟莫冷鸥。

神明毋自鄙,蛮瘴不胜瘳。

单父鸣弦外,巴东野水头。

鼎钟馀事业,一德配灵脩。

(0)

贾长江画像

苦吟京华春,韩门得归乡。

但知空哑羊,未暇识龙象。

逢人问梓州,策蹇来长江。

长江蛟龙怒,涛澜相舂撞。

公来一弹压,熨帖平如镜。

新吟若为容,万古秋涛莹。

(0)

七月三首·其二

木末芙蓉起,亭亭绿且青。

墙犹承片瓦,窗不碍疏棂。

次第花擎盖,纵横叶展屏。

石丁谁主者,仙岂待沉冥。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