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
予方自委下湿地,君乃独占高明居。
杨云傥许客载酒,杜陵安得钱买驴。
徐行过君就书读,颇幸借屋今连闾。
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
予方自委下湿地,君乃独占高明居。
杨云傥许客载酒,杜陵安得钱买驴。
徐行过君就书读,颇幸借屋今连闾。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朋友苏泂所作,颇具对友情和学问的深厚感情。诗人通过登高望远与读书两件事,表达了对知识渴望和向往高洁境界的情怀。
“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明了诗人的追求。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视野和修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而阅读,则是获得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不应有一天的懈怠。
“予方自委下湿地,君乃独占高明居。”诗人将自己比作处于低洼之地,而友人则如同居住在高洁的山巅,表达了对朋友高洁品格的仰望和赞赏。
接下来,“杨云傥许客载酒,杜陵安得钱买驴。”这里通过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一个是杨修借酒给客人,一个是杜甫花钱买驴,都体现了朋友之间无私分享和互相帮助的情谊。
最后,“徐行过君就书读,颇幸借屋今连闾。”诗人在友人的书房里阅读,感到十分的幸福。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望,也是对友情的珍惜。"今连闾"意味着连续的房屋,或许暗示了两位朋友共同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空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慨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心灵沟通和知识积累的人生态度。
凤池后面新秋月,龙阙前头薄暮山。
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
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襆。
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
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畏景又加旱,火云殊未收。
篱暄饥有雀,池涸渴无鸥。
岸帻头仍痛,褰裳汗亦流。
若为当此日,迁客向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