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一夜起鸣雷,雨阵因之续续来。
所病农家成久旱,未论花事有新开。
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
儒馆尉曹俱国士,好为诗赋咏康哉。
沧浪一夜起鸣雷,雨阵因之续续来。
所病农家成久旱,未论花事有新开。
书生狂妄常忧国,圣代飘零岂弃才。
儒馆尉曹俱国士,好为诗赋咏康哉。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赵蕃在二月十日经历了一场及时雨后的欣喜之情。首句"沧浪一夜起鸣雷",以生动的景象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雷声在深夜中响起,预示着雨水的到来。接着"雨阵因之续续来"进一步描绘了雨势的连绵不断。
诗人关注民生,"所病农家成久旱"表达了对农民长久干旱的忧虑,这场雨对他们来说犹如甘霖。他并未止步于此,还思考到"未论花事有新开",即这场雨不仅解除了旱情,还将带来新的生机和花开的希望。
诗人的爱国情怀溢于言表,"书生狂妄常忧国",他自谦为书生,却怀抱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在这样的盛世,他虽身处飘零之中,但坚信"圣代飘零岂弃才",才华不会被忽视。
最后,诗人以对朋友李纯教授和尉曹的赞美收尾,"儒馆尉曹俱国士,好为诗赋咏康哉",赞扬他们在国家治理和文学创作上都是杰出的人才,共同歌颂太平盛世的到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又有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文人风骨。
项王高宴鸿门北,风云奔走天为黑。
椎牛刺豹酒三行,谈笑戈矛生顷刻。
岂知天命非人谋,玉玦三提事何益。
兴亡楚汉两干将,开辟乾坤双白璧。
喑呜漫说万人敌,隆准天人竟谁识。
玉斗声中霸业空,乌江江水还流东。
丹陵观,有古杉,屹如双阙当云门。
云是钟君之手植,君去此树馀空村。
尾摇翡翠梢八表,根结蛇蛟行九原。
幽边岂无鬼神护,深处直形天地恩。
一方拆裂引穿溜,犹是百年烧火痕。
苍皮树里渐欲合,始知草木有道存。
或云下有丹火伏,四时地底皆春温。
神还复壮此其验,疑是自此无传喧。
平生政坐嗜奇古,来看适值寒冬昏。
长歌沈思绕其下,夜半月高松露繁。
飘飖叶县凫舄影,牢落丰城龙剑魂。
何当唤起博物者,共骑黄鹄凌昆崙。
清和新霁,杖孤筇、野外追随上客。
望去琳宫千树里,磐响乍传遥碧。
山色当门,葵花盈砌,到此尘嚣隔。
衔杯籍草,赏心更拥图册。
谁道冠盖京华,偏容吾辈,泉石留行迹。
醉后看松过别圃,细雨沾衣将夕。
公瑾风流,伟长词赋,此会高今昔。
岑参兄弟,愿言常奉游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