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水迎风细作鳞,青青又是故园春。
只知和鼎非凡子,岂料升盘有苦人。
还我核来机转熟,寄渠花去意犹新。
侧生底事摇车颊,空作渔阳一点颦。
雪水迎风细作鳞,青青又是故园春。
只知和鼎非凡子,岂料升盘有苦人。
还我核来机转熟,寄渠花去意犹新。
侧生底事摇车颊,空作渔阳一点颦。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雪水融化后滋润万物的景象,诗人以青梅为引,表达了对故乡春天的怀念。"雪水迎风细作鳞"形象地写出雪水在春风中如鱼鳞般细腻流淌,"青青又是故园春"则流露出诗人对家乡春天的深深眷恋。
接着,诗人通过"只知和鼎非凡子,岂料升盘有苦人",将青梅与生活中的困苦相对照,暗示了世事变迁,平凡人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还我核来机转熟"可能是指青梅熟透,也暗指人生的磨砺使诗人更加成熟,而"寄渠花去意犹新"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侧生底事摇车颊,空作渔阳一点颦"运用了比喻,"侧生"可能指青梅的果实,"摇车颊"形容人的表情,"渔阳一点颦"则可能指的是忧愁或哀愁。诗人感慨青梅虽美,但其生长过程中的辛酸无人知晓,只能独自承受,如同人生中的某些无奈和隐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青梅为载体,寓言人生百态,既有对故乡春色的赞美,也揭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人生感悟。
斯文元祐间,一代人物好。
我生嗟已后,不及见此老。
朅来东坡上,雪堂亚荒草。
此州三家村,大江流浩浩。
四海矜重名,六丁护残藁。
伤心逐客令,失脚空山道。
昔为魑魅憎,今作神明祷。
小桥行吟处,风叶付谁扫。
来为人所爱,去为人所思。
君看文与高,慈惠蜀之师。
至今窟中像,凛凛建立时。
知非伯有室,定是桐乡祠。
蜀人爱二公,远与千载期。
其间几灰劫,付与一炬吹。
保此岁峥嵘,不动山四维。
东家好邻里,岂任恶少窥。
祠前二古柏,外乾中不萎。
勿作剪伐想,恐是神明遗。
可怜墙壁间,峨冠剑拄颐。
烈士不平气,好在淮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