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次寿道韵二首·其二》
《再次寿道韵二首·其二》全文
元 / 袁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青青杞菊遍江庄,隐者盘餐意不忘。

蓑笠尚留垂钓石,茅茨重覆读书堂。

坐深村落成幽赏,行入禅扃有妙香。

回首城门车马迹,不堪尘事热中肠。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泰的《再次寿道韵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中以“青青杞菊遍江庄”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江边村庄的自然风光,青翠的杞菊遍布田野,不仅为隐居者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隐者盘餐意不忘”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追求,他虽身处隐居之地,但心中始终不忘盘餐之乐,这里的“盘餐”既指食物,也暗含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接着,“蓑笠尚留垂钓石,茅茨重覆读书堂”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蓑衣、斗笠、垂钓石、茅草屋,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雅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学问的双重热爱。

“坐深村落成幽赏,行入禅扃有妙香”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深远的意境之中。诗人独坐村落,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而当他步入禅房时,又感受到了妙香四溢,这不仅是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内心平静与精神升华的追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

最后,“回首城门车马迹,不堪尘事热中肠”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学问、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逃避,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袁泰
朝代:元

泰字仲长,通甫次子。以文学世其家,为郡学教授,别号寓斋。义乌王子克为之记。
猜你喜欢

渔家傲

小院悠悠春未远。牡丹昨夜开犹浅。

珍重使君帘尽卷。风欲转。绿阴掩映栏干晚。

记得旧时清夜短。洛阳芳讯时相伴。

一朵姚黄䯳髻满。情未展。新来衰病无人管。

(0)

春日田园杂兴

月筒纪闰附青炜,民野陶然化日熙。

祀备枌榆祈稔岁,宴酣花柳乐清时。

洛中富贵斜阳恨,绵上勋劳千古思。

浩兴归来吟不尽,陶诗和后和豳诗。

(0)

西江月·其四

五柳坊中烟绿,百花洲上云红。萧萧白发两衰翁。

不与时人同梦。抛掷麟符虎节,徜徉江月林风。

世间万事转头空。个里如如不动。

(0)

八声甘州·其二丙寅中秋对月

扫长空、万里静无云,飞镜上天东。

欲骑鲸与问,一株丹桂,几度秋风。

取水珠宫贝阙,聊为洗尘容。

莫放素娥去,清影方中。

玄魄犹馀半璧,便笙篁万籁,尊俎千峰。

况十分端正,更鼓舞衰翁。

恨人生、时乎不再,未转头、欢事已沈空。

多酌我,风华好处,浩意无穷。

(0)

题米元晖横轴·其一

早为山谷印可,晚陪帝所清闲。

笔力休论扛鼎,神功更解移山。

(0)

送詹仲通县尉

秋郊送行色,执别临清流。

风神掣回柳,故故牵衣裘。

吟螀附草际,催客登兰舟。

问客何所之,驾言京阙游。

愚闻京阙间,多难三春秋。

阃外炙鱼肉,阙内罗羊头。

鼎却吠尧犬,冠还沐楚猴。

和戎重输费,廊庙有隐忧。

赈荒少储蓄,郡国无良谋。

飞蝗蔽日月,兆龟拆田畴。

君以经济材,抱负冲斗牛。

家传医国秘,殊不诸子俦。

有用即隆平,岂特为东周。

愿君摅绪馀,咳唾开冕旒。

管领一世雄,克复归神州。

贱子忝知遇,脱网将从游。

相随上凌烟,也胜登瀛洲。

作诗告于君,君其许之不。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