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易》
《读易》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

瞑坐玩《义易》,洗心见微奥。

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

包蒙戒为寇,童牿事宜早。

蹇蹇匪为节,虩虩未违道。

《遁》四获我心,《蛊》上庸自保。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

箪瓢有馀乐,此意良匪矫。

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读易》。王守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提出的“心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这首诗中,王守仁表达了自己在囚居期间对《周易》的深入研读和感悟。

首句“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点明了诗人身处囚禁之中的状态,同时表达了反省过错、警惕满足的心态。接着,“瞑坐玩《义易》,洗心见微奥”描绘了诗人静坐研读《周易》,通过这一过程洗涤心灵,发现了深奥的道理。这体现了王守仁对《周易》的深刻理解和推崇。

“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一句,诗人认为《周易》的创始人伏羲(先天翁)所传授的知识是至高无上的教导。接下来的几句“包蒙戒为寇,童牿事宜早。蹇蹇匪为节,虩虩未违道”则引用了《周易》中的卦辞,阐述了修身养性、预防祸患、遵循自然之道的重要性。

“《遁》四获我心,《蛊》上庸自保”进一步说明了诗人通过研读《周易》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保护的能力。最后,“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馀乐,此意良匪矫”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则以《阳明》麓(可能是指王守仁晚年居住的地方)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之地度过余生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周易》智慧的深深依恋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王守仁在困境中通过研读《周易》获得的精神慰藉和人生智慧,体现了其心学思想的核心——通过内心修养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处的境界。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毛国镇生日二绝·其一

生日元同小赵公,里闾相接往还通。

怪公日夜归心切,欲寄此生丹灶中。

(0)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其二

晨夕东朝路,銮舆问寝兴。

蟠桃未再熟,羽驾忽西升。

逝水还天汉,流光下玉绳。

圣心哀罔极,时望永昭陵。

(0)

次韵致政华殿丞怀旧见寄

佩韘相从四纪前,鲤庭论契荷忘年。

文如潘陆倾江海,学造重黎绝地天。

簪绂弃来名已厌,乡闾归后乐应全。

冥飞尚隐樊笼旧,未副初心愧昔贤。

(0)

同事閤使见问奚国山水何如江乡以诗答之

奚疆山水比东吴,物色虽同土俗殊。

万壑千岩南地有,扁舟短棹此间无。

因嗟好景当边塞,却动归心忆具区。

终待使还酬雅志,左符重乞守江湖。

(0)

八月十二日再入都

野色连山碧,时光似水流。

邹阳仍是客,李广不封侯。

业已诗中老,何须病始休。

草根萤一点,寂照万端忧。

(0)

偶书

自古挑才扬,暨汉多书木。

才木虽不同,一音贯吴蜀。

大道无异同,奚庸析耳目。

千载觉者几,迩来帝锡福。

所知馀百人,宗祖慈湖麓。

天地吾施生,四时吾继续。

日月吾光明,变化吾机轴。

夫人同此机,宇内皆吾族。

惟日用不知,被褐而怀玉。

礼三百三千,是谁不备足。

父母谁不爱,弟幼谁不育。

事上谁不敬,对宾谁不肃。

步步在杏坛,句句香芬馥。

群峰穿白云,碧流响松谷。

谆谆帝诲我,敢不拱承嘱。

夙兴笔此诗,既复从首读。

此读人不闻,惟有庭前菊。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