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坡视草玉堂仙,为访浮邱下粤天。
丹井潮通沧海月,紫烟楼瞰碧池莲。
晴花恍映宫袍色,雅社犹传白雪篇。
遥想游踪频眺望,台星今在五云边。
銮坡视草玉堂仙,为访浮邱下粤天。
丹井潮通沧海月,紫烟楼瞰碧池莲。
晴花恍映宫袍色,雅社犹传白雪篇。
遥想游踪频眺望,台星今在五云边。
此诗《浮邱社怀赵太史》由明代诗人郑用渊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友人赵太史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浮邱社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联“銮坡视草玉堂仙,为访浮邱下粤天”,以“銮坡”、“玉堂”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赵太史的高雅身份与非凡才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访浮邱”、“下粤天”则暗示了二人曾共聚一堂,畅谈诗文,享受着精神上的愉悦与自由。
颔联“丹井潮通沧海月,紫烟楼瞰碧池莲”,运用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丹井与沧海月、紫烟楼与碧池莲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心灵的纯净。
颈联“晴花恍映宫袍色,雅社犹传白雪篇”,进一步深化了对赵太史及其雅社的怀念。晴日里的花朵仿佛映照着宫廷服饰的颜色,既是对赵太史身份的尊崇,也是对其才华的赞美。而“雅社犹传白雪篇”,则表明赵太史的诗文依然被人们传颂,其影响深远,如同冬日的白雪一般纯洁而永恒。
尾联“遥想游踪频眺望,台星今在五云边”,以想象中的场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赵太史的深切思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游踪”、“眺望”等词,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失落,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先生晦迹谷水东,志趣不与晋贤同。
遥听鹤唳笑二陆,巢倾穴碎非为工。
浩然养素远声利,脱去羁束离樊笼。
醉隐亭中三十载,桃红李白摇春风。
感时啸咏聊自适,谁知富贵为穷通。
羡君高操超流俗,直疑变姓称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