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依北极,红蓼阻南乡。
灯晕寒侵眼,虫声细傍墙。
角怜城阙暮,梅忆石门香。
永夜相思梦,浑如玉塞长。
丹心依北极,红蓼阻南乡。
灯晕寒侵眼,虫声细傍墙。
角怜城阙暮,梅忆石门香。
永夜相思梦,浑如玉塞长。
这首明代黎瞻的《思归》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句“丹心依北极”,以“丹心”象征忠诚和执着,将自己比作依恋北方(北极)的赤诚之心,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厚谊。次句“红蓼阻南乡”,“红蓼”是南方常见的植物,这里暗示了诗人身处南方,却被故乡的红蓼阻隔,流露出思乡之情。
接下来,“灯晕寒侵眼”描绘夜晚的景象,灯光昏暗,寒气透入眼帘,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凄清的氛围。“虫声细傍墙”则通过细微的虫鸣声,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这两句寓情于景,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角怜城阙暮”中的“角”指号角,表达对城阙(代指都城或故乡)傍晚时分的怜惜,透露出诗人对家乡日暮的感伤。“梅忆石门香”借梅花的香气,回忆起故乡石门的美好,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永夜相思梦,浑如玉塞长”,直抒胸臆,写诗人长夜难眠,梦境中与故乡的距离仿佛延长了,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无尽的相思之意。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富有画面感,成功地刻画了诗人对北方故乡的深切怀念。
我所居兮在海滨,未登高丘望远海。
行入深山尽是山,银台金阙瞻安在?
昨投汤院雨翻盆,电激雷轰众壑奔。
兹山雨后当铺海,旋因观海登天门。
天门削成去天尺,历尽危梯上绝壁。
弥勒龛中一宿留,晓起白云千里积。
非烟非雾铺虚空,时为车盖时为龙。
诸峰没趾渐及顶,初由肤寸弥寰中。
天吴仿佛舞其下,万里无际连苍穹。
是时罡风吹蓬蓬,听如击鼓冯夷宫。
更疑射蛟海水赤,一轮照曜扶桑东。
须臾解駮浪纹静,玉池开放千芙蓉。
人间万事皆桑田,惟斯亘古无变迁。
尘寰局蹐真可怜,胡弗蹈海如鲁连。
三山驱走置眼前,对之欲往心悠然。
长愿采药山中眠,朝朝来往蓬莱巅。
帝乡未遂平生志,从此浮槎天汉边。
《黄海歌》【清·王摅】我所居兮在海滨,未登高丘望远海。行入深山尽是山,银台金阙瞻安在?昨投汤院雨翻盆,电激雷轰众壑奔。兹山雨后当铺海,旋因观海登天门。天门削成去天尺,历尽危梯上绝壁。弥勒龛中一宿留,晓起白云千里积。非烟非雾铺虚空,时为车盖时为龙。诸峰没趾渐及顶,初由肤寸弥寰中。天吴仿佛舞其下,万里无际连苍穹。是时罡风吹蓬蓬,听如击鼓冯夷宫。更疑射蛟海水赤,一轮照曜扶桑东。须臾解駮浪纹静,玉池开放千芙蓉。人间万事皆桑田,惟斯亘古无变迁。尘寰局蹐真可怜,胡弗蹈海如鲁连。三山驱走置眼前,对之欲往心悠然。长愿采药山中眠,朝朝来往蓬莱巅。帝乡未遂平生志,从此浮槎天汉边。
https://shici.929r.com/shici/8lcPB.html
东海神山有神树,神荼郁垒为其主。
阅领众鬼辄执之,持饲千年白额虎。
祓除不祥信有徵,轩辕法象非无取。
爰从度索伐桃枝,削版成符制度古。
寸长则六方则三,如法书文色配五。
或描苇叶象蕃鲜,或绘人形振威怒。
锡名仙木祝长生,岁杪纷纷家著户。
后来图画失真意,直作门神忘初祖。
冠裳介胄总矜严,两两成行备文武。
魑魅争先不敢窥,静镇双扉劳御侮。
绿章愿奏策勋词,户牖侯封应及汝。
纵能金印肘后垂,生面凌烟常快睹。
退归拟学笑东坡,何惜扫门羞哙伍。
年年迁次让新官,名位依然守铨叙。
所嗟古制复已难,云掩绥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