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户尝启,孤眠榻半赊。
鼠昏偷砚沈,蚁昼上瓶花。
数饮防侵瘴,徐餐畏嚼砂。
朋侪忘我老,为插素馨斜。
一室户尝启,孤眠榻半赊。
鼠昏偷砚沈,蚁昼上瓶花。
数饮防侵瘴,徐餐畏嚼砂。
朋侪忘我老,为插素馨斜。
此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县斋的秋日生活,充满了宁静与深思。首句“一室户尝启”点明了居住环境的简朴与静谧,暗示着诗人生活的孤独与沉静。接着,“孤眠榻半赊”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榻半赊意味着榻上只有半个位置可供睡眠,暗示了诗人可能在等待或思念着什么。
“鼠昏偷砚沈,蚁昼上瓶花。”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小生命在诗人周围活动的情景。老鼠在夜晚悄悄地偷食砚台里的墨汁,蚂蚁在白天爬上花瓶欣赏花朵,这些场景既平凡又富有诗意,反映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和敏感感受。
“数饮防侵瘴,徐餐畏嚼砂。”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健康与安全的担忧。在南方地区,秋季有时会受到瘴气的影响,因此诗人提醒自己要适量饮水以预防疾病。同时,他害怕咀嚼沙粒,可能是因为担心食物不洁或环境条件恶劣,这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谨慎态度。
最后,“朋侪忘我老,为插素馨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朋友们都已年老,他们依然相互陪伴,共同分享生活的点滴。诗人选择在房间中插入素馨花,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友谊的纯洁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健康、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