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事之大,齐栗为先。洁精以献,沃盥于前。
既灌以升,乃荐豆笾。神其感格,歆于吉蠲。
祀事之大,齐栗为先。洁精以献,沃盥于前。
既灌以升,乃荐豆笾。神其感格,歆于吉蠲。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中的庄严与虔诚。首先,"祀事之大,齐栗为先",强调了祭祀活动的重要性,参与者的恭敬之心是基础。"洁精以献,沃盥于前",说明在祭祀前进行了严格的清洁和准备,以纯净的心态向神灵敬献祭品。接着,"既灌以升,乃荐豆笾",描述了将酒和食物作为祭品献给神灵的过程,豆笾代表了不同的祭品。最后,"神其感格,歆于吉蠲",表达了对神灵感应的期待,希望神灵能接受这份纯洁的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中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仪式的庄重氛围,体现了古人对于精神信仰的重视和追求。
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
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
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
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