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山下绿丝垂。曾见先皇驻跸时。
翠辇金舆何处去,烟条露叶不胜悲。
玉泉山下绿丝垂。曾见先皇驻跸时。
翠辇金舆何处去,烟条露叶不胜悲。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杨柳枝·六首(其三)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描绘了玉泉山下的景象,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玉泉山下绿丝垂”,以生动的视觉形象展示了春天柳树生机盎然的场景,绿柳如丝,垂挂在山间,富有诗意。
次句“曾见先皇驻跸时”则引入了历史的元素,暗示这里曾是皇家行宫,皇帝曾在此停留,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气息。然而,“翠辇金舆何处去”一句,通过“翠辇金舆”的描绘,暗示了昔日皇权的辉煌已成过往,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迹,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伤。
最后一句“烟条露叶不胜悲”,以柳条和露叶自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当下衰落的感伤。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玉泉山下杨柳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