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长知夜久,梦薄觉衣轻。
曙月侵霜白,寒星度水明。
遥空一雁过,邻屋数鸡鸣。
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
漏长知夜久,梦薄觉衣轻。
曙月侵霜白,寒星度水明。
遥空一雁过,邻屋数鸡鸣。
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漏长知夜久",通过滴漏的漫长声音,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梦薄觉衣轻",暗示梦境浅薄,醒来时感觉到衣物轻盈,可能是因为睡眠不深。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气氛:"曙月侵霜白",描绘出曙光初照,月光映照在霜白的景色中,显得凄清而明亮。"寒星度水明",星星穿过水面,光芒清晰可见,更显冷寂。
"遥空一雁过",远处天空中孤雁掠过,增添了孤独和思乡之情。"邻屋数鸡鸣",几声鸡鸣打破寂静,透露出黎明即将到来的迹象。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他谦逊地说,自己不敢轻易下定论,愿意在岁月沉淀中慢慢积累经验和智慧,体现出一种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昔予从不调,经岁旅淮源。
念尔长相失,何时返故园。
寄书迷处所,分袂隔凉温。
远道俱为客,他乡共在原。
归情春伴雁,愁泣夜随猿。
愧见高堂上,朝朝独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