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虚行兮,史鳅没位,吾宁范伯之徒欤,感夷齐而多愧。
麟凤远去,龙则死之,河水洋洋兮,先师莫归。
往者不可谏,来者吾谁欺?
始退身以进道,曷飏言而受非,彼萧相国知予乎布衣。
道不虚行兮,史鳅没位,吾宁范伯之徒欤,感夷齐而多愧。
麟凤远去,龙则死之,河水洋洋兮,先师莫归。
往者不可谏,来者吾谁欺?
始退身以进道,曷飏言而受非,彼萧相国知予乎布衣。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道与君子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感慨。开篇“道不虚行兮,史鳅没位”表达了诗人对正道失传、贤才埋没的哀叹。“吾宁范伯之徒欤,感夷齐而多愧”则是诗人自比于古代贤士,感到自己不如他们,内心充满了羞愧。接下来的“麟凤远去,龙则死之”象征着祥瑞之物已逝,国家大势已去,而“河水洋洋兮,先师莫归”则是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对前辈先师不能再回来的无尽哀愁。
中间部分“往者不可谏,来者吾谁欺?”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无法劝阻、未来又不知该如何自处的迷茫感受。紧接着,“始退身以进道”显示出诗人在这种困境中的选择,即是通过个人修养来推广正道,而“曷飏言而受非”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外界不理解、甚至诽谤的声音感到的痛苦。
最后,诗人提到“彼萧相国知予乎布衣”,这里的“布衣”象征着平凡与清贫,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希望有识者能够理解他的为人处世。在整个诗歌中,王昌龄通过对古代道统的追思,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世中的挣扎与坚守。
苏秦辩口人共知,黑貂敝尽朋旧疏。
六侯相印幸得佩,一朝身戮埋荒墟。
贾生才调天下奇,几年献策承明庐。
谗言入耳竟不用,长沙抱恨何当纡。
玉川先生妙人物,秋风破屋聊自居。
观其大节死不变,家中岂有担石储。
香山居士亦足数,达哉达哉谁得如。
二程兄弟百世士,孔孟之道赖以舒。
谈经说理妙无尽,天下学徒来挽车。
尧夫君实古淳士,胸中包裹混沌初。
西京华丽推第一,春光只满二老闾。
前乎说客姑且置,后来贤哲世所誉。
洛阳古俗称多士,遗风扫地今无馀。
陈生亦是嵩山客,从军久戍江南潴。
弯弓走马非所慕,无事闭门长读书。
抱琴辞我欲归去,因思往事难自摅。
归与瞑坐倘神会,为言每谭斯道,未必不为叹息涕泪增欷歔。
《送洛阳陈秀才》【元·叶颙】苏秦辩口人共知,黑貂敝尽朋旧疏。六侯相印幸得佩,一朝身戮埋荒墟。贾生才调天下奇,几年献策承明庐。谗言入耳竟不用,长沙抱恨何当纡。玉川先生妙人物,秋风破屋聊自居。观其大节死不变,家中岂有担石储。香山居士亦足数,达哉达哉谁得如。二程兄弟百世士,孔孟之道赖以舒。谈经说理妙无尽,天下学徒来挽车。尧夫君实古淳士,胸中包裹混沌初。西京华丽推第一,春光只满二老闾。前乎说客姑且置,后来贤哲世所誉。洛阳古俗称多士,遗风扫地今无馀。陈生亦是嵩山客,从军久戍江南潴。弯弓走马非所慕,无事闭门长读书。抱琴辞我欲归去,因思往事难自摅。归与瞑坐倘神会,为言每谭斯道,未必不为叹息涕泪增欷歔。
https://shici.929r.com/shici/xjRCGb3KQJ.html
开径延驯鹤,爱此癯瘦形。
不与凡鸟伍,戛然独长鸣。
我性鹤相似,宠辱常不惊。
平生寡交游,闭户鲜送迎。
松关夜月孤,茅屋秋霜清。
从今与鹤游,骑鹤朝玉京。
鹤尔幸知此,慎勿轻渝盟。
揽辔寒郊理簿书,明时不用伏青蒲。
喜闻蓂荚颁庭陛,惊见桃符映户枢。
长乐晓钟红叱拨,大明春殿紫?毹。
六街车马鱼鳞集,百弼衣冠鸟翼趋。
幕省贵人辞琐闼,晴窗独客揽髭须。
暮年勋业归公等,莫叹红尘急景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