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元夕喜天晴,况复繁华在帝京。
凤辇遥临双阙迥,鳌山高耸万灯明。
春风车马填都市,夜月笙歌满禁城。
不是吾皇重时令,要同黎庶乐升平。
人间元夕喜天晴,况复繁华在帝京。
凤辇遥临双阙迥,鳌山高耸万灯明。
春风车马填都市,夜月笙歌满禁城。
不是吾皇重时令,要同黎庶乐升平。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宵节京城的盛况,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皇家恩泽。首句“人间元夕喜天晴”,开篇即点出元宵佳节,天气晴朗,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接着,“况复繁华在帝京”一句,强调了京城的繁华与皇家的威仪。
“凤辇遥临双阙迥,鳌山高耸万灯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皇帝的车驾比作凤凰,行至皇宫前,气势非凡;而鳌山则象征着高耸的灯塔,千百盏灯火映照夜空,辉煌璀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景象,也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权力。
“春风车马填都市,夜月笙歌满禁城”描绘了京城的繁华景象,春风吹拂,车水马龙,都市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月光如水,禁城内笙歌不断,一片欢乐祥和。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
最后,“不是吾皇重时令,要同黎庶乐升平”表达了诗人对皇帝重视传统节日、与民同乐的赞美之情。这句话既是对皇帝仁政的颂扬,也是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意义的深刻理解,即它不仅是庆祝丰收、祈求吉祥的日子,更是君民共享太平盛世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元宵节的盛大场面和浓郁的节日气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盛世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赞美。
噫嘻此是朱买臣,貌来未识真不真。
夜窗展玩发长叹,尔来四十谁相亲。
凌晨引斧入山麓,向晚出街来卖薪。
书声随担不辍响,孔颜恍惚交形神。
此时敝衣兼破笠,他年紫绶辉朱轮。
庸儒奔走且骇汗,举头怅望瞻车尘。
乃知穷达有定命,古来如此非君身。
会稽愚妇君莫嗔,于今更多白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