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其二》
《元夕赐宴观灯应制·其二》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人间元夕喜天晴,况复繁华在帝京。

凤辇遥临双阙迥,鳌山高耸万灯明。

春风车马填都市,夜月笙歌满禁城。

不是吾皇重时令,要同黎庶乐升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元宵节京城的盛况,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皇家恩泽。首句“人间元夕喜天晴”,开篇即点出元宵佳节,天气晴朗,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接着,“况复繁华在帝京”一句,强调了京城的繁华与皇家的威仪。

“凤辇遥临双阙迥,鳌山高耸万灯明”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皇帝的车驾比作凤凰,行至皇宫前,气势非凡;而鳌山则象征着高耸的灯塔,千百盏灯火映照夜空,辉煌璀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景象,也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权力。

“春风车马填都市,夜月笙歌满禁城”描绘了京城的繁华景象,春风吹拂,车水马龙,都市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月光如水,禁城内笙歌不断,一片欢乐祥和。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

最后,“不是吾皇重时令,要同黎庶乐升平”表达了诗人对皇帝重视传统节日、与民同乐的赞美之情。这句话既是对皇帝仁政的颂扬,也是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意义的深刻理解,即它不仅是庆祝丰收、祈求吉祥的日子,更是君民共享太平盛世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元宵节的盛大场面和浓郁的节日气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盛世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题朱买臣负薪图

噫嘻此是朱买臣,貌来未识真不真。

夜窗展玩发长叹,尔来四十谁相亲。

凌晨引斧入山麓,向晚出街来卖薪。

书声随担不辍响,孔颜恍惚交形神。

此时敝衣兼破笠,他年紫绶辉朱轮。

庸儒奔走且骇汗,举头怅望瞻车尘。

乃知穷达有定命,古来如此非君身。

会稽愚妇君莫嗔,于今更多白眼人。

(0)

夏至

山庄逢夏至,斋戒禁中同。

翠渚萍先绿,荷池花未红。

葛衣求体便,蔬食养心功。

偶得因几暇,偷閒碧树丛。

(0)

水淀杂诗四首·其三

衔泥双燕沙际,唤雨单鸠树头。

昨夜桃花新水,鲤鱼跃入兰舟。

(0)

咏藜

藜新尚可蒸,藜老亦堪煮。

明年幸强健,拄杖看秋雨。

(0)

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

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0)

解学士缙

入直三朝礼遇隆,蛾眉害宠谮偏工。

凿江岂必通无益,试卷如何读不公。

异议穷兵踰绝徼,苦心夺嫡护储宫。

汉王法死占城弃,应吊忠魂积雪中。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