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州汾水北,兹地我曾过。
郡郭云山绕,人家土屋多。
民淳无狱讼,时泰少徵科。
此去君为牧,应闻五裤歌。
沁州汾水北,兹地我曾过。
郡郭云山绕,人家土屋多。
民淳无狱讼,时泰少徵科。
此去君为牧,应闻五裤歌。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即将前往沁州的吕太守的送别之情,以及对沁州风土人情的赞美。首句“沁州汾水北,兹地我曾过”点明地点和过往经历,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与情感。接着,“郡郭云山绕,人家土屋多”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沁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云山环绕的郡郭,土屋错落的人家,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民淳无狱讼,时泰少徵科”则进一步揭示了沁州的社会风貌,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没有纷争,税收也相对轻省,展现出一幅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景象。最后,“此去君为牧,应闻五裤歌”表达了对吕太守的期望与祝福,预想他治理下的沁州将会更加繁荣昌盛,百姓欢歌,如同古代传说中“五裤歌”的情景,象征着人民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寄语,不仅展现了沁州的美好景致和社会和谐,也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雪满江头,怪一枝不耐,不漏微阳。
诗人越样眼浅,早自成章。
群葩如绣,到那时、争爱春长。
须知道,未通春信,是谁饱试风霜。
堪笑红炉画阁,问从来寒气,损甚容光。
枝头有花凭好,映带新妆。
寒窗愁绝,嗅清芬、不料饥肠。
都缘是,此君小异,费他万种消详。
驾扁舟,冲剧暑。
千里江上去。
夜宿晨兴,一一旧时路。
百年望了旬头,被人馋破,故纸里、是争雄处。
怎生诉。
欲待细与分疏,其如有凭据。
包裹生鱼,活底怎遭遇。
相逢樽酒何时,征衫容易,君去也、自家须住。
昔仰南洲德,今逢世嗣贤。
声名江左重,文教汉东专。
君意思空马,吾生肯绝弦。
江头无语处,一叶浪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