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荣前辈,何戡旧人,满眼繁华归稗史;
韩娥曼声,秦青促节,半城丝管入江风。
嘉荣前辈,何戡旧人,满眼繁华归稗史;
韩娥曼声,秦青促节,半城丝管入江风。
此联由郑孝胥于清末近现代初所作,巧妙地将上海新舞台这一现代建筑与古典文化相融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变迁的交织。
上联“嘉荣前辈,何戡旧人,满眼繁华归稗史”以历史人物为引,暗含对上海新舞台所在之地历史文化的回顾。嘉荣、何戡均为古代文人,此处借以象征上海新舞台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满眼繁华归稗史,既是对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繁华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其深厚历史积淀的肯定,暗示着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始终如一。
下联“韩娥曼声,秦青促节,半城丝管入江风”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韩娥、秦青皆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曼声与促节分别形容其歌声之美妙与节奏之紧凑。此联通过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将上海新舞台与古代文化紧密相连,表达了上海不仅是一个现代都市,更是一个连接古今、融合中外文化的桥梁。半城丝管入江风,形象地描绘了上海夜晚的音乐氛围,仿佛古老与现代的旋律在江风中交织,共同奏响了一曲时代的交响乐。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郑孝胥对于上海新舞台独特视角下的文化解读,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通过古典与现代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日月新年节,乾坤旧观还。
郁葱浮晓雾,紫翠动晴山。
御气笼宫阙,朝班杂佩环。
遥知王会散,喜色粲天颜。
屋角锦树风飞扬,阴岑夜色凝清霜。
结庵云窦谢尘俗,危然搔首忧偏长。
背灯顾影空寂閴,亦复自怪何昂藏。
人生百虑已大瘦,顾我耿耿无他肠。
年来戎马暗河朔,宵旰十载烦吾皇。
时将朝事问府主,藁街未见枭狼羊。
我亦乾坤一穷士,痴心未肯老为郎。
浩歌慷慨拟投笔,门外太白空煌煌。
愿学北地傅介子,一节出斩楼兰王。
凤龙虎豹无凡文,墨池太玄之裔孙。
至宝不琢粹璞具,犹有太古羲易淳。
渝州别驾未足论,啸歌已是腾清芬。
一钱不输县官手,饱食长歌耕垅云。
生朝佳气氤氲集,欢声一境听洋溢。
愿从黄童至白首,年年击壤歌君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