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老杜咏物小诗·其六》
《和老杜咏物小诗·其六》全文
清 / 黄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欲放扁舟去,其如风起何。

伊人忘姓氏,暮色澹烟波。

潮落鱼龙远,秋高鸿雁多。

花丛曾倚玉,头白感蹉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欲乘舟离去,却因风起而无法行船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忧郁与无奈。首句“欲放扁舟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冲动,他想要离开,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然而,“其如风起何”一句,转折突兀,将这种渴望瞬间化为泡影,风起云涌,阻断了前行的道路,也象征着现实的束缚与不可抗力。

接下来的“伊人忘姓氏,暮色澹烟波”两句,通过描写一位被遗忘姓名的女子在暮色中漂浮于水面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迷茫的情绪。女子的身份模糊,似乎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理想,被外界所忽视或遗忘,只能在孤独与寂静中寻找自我。

“潮落鱼龙远,秋高鸿雁多”两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变迁。潮水退去,鱼龙远离,暗示着世事无常,一切美好终将消逝;而秋高气爽,鸿雁南飞,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迁徙。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花丛曾倚玉,头白感蹉跎”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曾经倚靠在花丛中的“玉”,可能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纯洁,如今时光荏苒,人已白发苍苍,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这两句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一次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感悟。

作者介绍

黄人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古意

碧玉堂西红粉楼,长安归思忆凉州。

咸阳桥上三年别,回乐峰前万里愁。

秦地烟花明月夜,汉家关塞白榆秋。

梦魂欲识金微路,应逐交河水北流。

(0)

读欧阳永叔秋声赋有感

执素不盈尺,抚桐何事弦。

夜气还太初,杳无尘虑牵。

清商入林杪,抱膝忘吾年。

人生感荣辱,而自损其天。

闻兹檐外声,乌乎使之然。

(0)

夏瑗公先生廿载浅土,门人盛珍示卜地葬之,以其夫人祔焉,诗以志美

凡年松槚缺经营,负土荒原赖友生。

曾赋《国殇》哀翟义,竟无佣保付王成。

月明大鸟来华表,剑合双龙卷素旌。

二陆冤魂应共语,云车风马笑相迎。

(0)

检阅故人姜筼筜遗稿泫然有作

宿草萋萋几度春,招魂不返大江滨。

安知嗣祖非为福,况有要离可作邻。

良友心期为楚些,孤儿风貌是吴人。

西风似剪吹残烛,三复遗文泪满巾。

(0)

云溪观

闲坐瀍水旁,正对龙门口。

三井透天光,森若列星斗。

钟磬响铮铿,晓日半在柳。

深洞锁寂寥,丹砂炼已久。

岭上多闲云,时与白鹤偶。

举世重黄金,难易仙人守。

仙人去不还,空余麋鹿友。

(0)

海云庵

骥江东郭海云庵,有客来游野兴酣。

海气初清秋色动,垂杨晓月似江南。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