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国士遇,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宁知炭可吞。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
畴昔国士遇,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宁知炭可吞。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庾信的作品,名为《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六》。庾信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畴昔国士遇”一句,以“畴昔”二字引出往昔时光,国士相逢,点明诗人与知己的不凡遭遇。“生平知己恩”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缘分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这里的“知己”指的是能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这种关系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极高的价值。
接下来的“直言珠可吐,宁知炭可吞”则用了两层比喻,首先是“直言珠可吐”,意指真诚的话语如同珍贵的珠玉,值得珍藏和传颂。而后面的“宁知炭可吞”则是一种反问,表面上是在说宁愿吞下烧焦的木炭,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直言之难的感慨。在那个时代,直言不讳常常会带来危险,而诗人却珍视这份能够直抒胸臆的友情。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关系的重要性。这里的“一顾”指的是一次回眸,“尺璧”则是古代的贵重之物,一顾重于尺璧意味着诗人对这份情谊的重视胜过一切财富。而“千金轻一言”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这种价值观,即一句真诚的话语,远比千两黄金更加珍贵。
以下几句“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中的“刘孺子”和“史皇孙”都是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那些因政治或个人原因而不得志的人物。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悲痛。
最后,“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则是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无因同武骑”可能指的是没有特定的原因,只是因为内心的不舍与怀念而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归守灞陵园”则是一种归隐之举,通过这样的行动来守护和纪念那些美好的过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深刻表达,以及对于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哀伤,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性本耽幽寂,自然爱丘园。
时复执道书,独坐当南轩。
清风池上来,有客閒叩门。
共坐竹林语,萧然酌一尊。
隔溪闻犬吠,杂以樵者言。
斜日返深巷,鸟雀林中喧。
出门忽自得,缓步忘远村。
归途殊眇眇,月白萝阴繁。
东南泽国半,往往饶异迹。
大海峙补陀,悬崖几千尺。
层波山震撼,断柎石苍赤。
明灭九点烟,超忽万里舶。
翻风鸷鸟退,近岸乱帆掷。
西方有圣人,东海乃其宅。
年来诏使至,幡幢飐岩石。
我亦飞渡来,流览感今昔。
摩挲薝卜花,四望晓天白。
风物想南都,波涛向东粤。
晨灯郁孤台,苍茫度城阙。
搴帷自遵渚,幽芳坐林樾。
忽枉人吏来,新篇赠明月。
徘徊青桂枝,宛娈流蟾窟。
凌寒秋色晚,入夜河影没。
东井流清光,南溟照穷发。
佳气有回合,轻霄时彷佛。
感君卿月姿,悠悠眷清质。
纨扇岂终掩,婵娟恒自出。
还以海中珠,来投汉川橘。
风尘满天地,游子行未央。
春华如昨日,亭皋忽零霜。
陨箨随飞蓬,晨飙吹素商。
莽莽层阴结,白曜暧无光。
荟蔚乱蓁荆,项领瞻四方。
朅来何所骋,浮云望故乡。
大丙万里驱,规步徒凉凉。
孔翠犹徘徊,朱凤已高翔。
清晨饯我友,驾言远徂征。
前瞻齐鲁墟,千里浮云兴。
亲交岂不眤,怀役不遑宁。
旷野饶悲风,扬尘翳边庭。
中衢雪霰集,边马寒无声。
蹊谷无行迹,侧足层冰横。
回首望京阙,能不恻中情。
子其祗自爱,顺时保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