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方山人隐居》
《过方山人隐居》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金华山下空结庵,金华山人爱终南。

未闻造父得朝十,却道狙公能莫三。

予苦挥尘上素服,尔何秣马向黄龛。

曲辕散木愿自保,漫为牺樽悲杞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过方山人隐居》。诗中以对比手法描绘了对隐逸生活的不同态度与选择。

首句“金华山下空结庵”,描绘了一座空荡荡的庵堂坐落在金华山下,暗示了隐居之地的荒凉与孤独。接着,“金华山人爱终南”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山人对终南山的向往与喜爱,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未闻造父得朝十,却道狙公能莫三。”这里运用了典故,通过对比古代传说中的造父与狙公,表达了对隐逸生活态度的思考。造父是古代传说中的驾车高手,而狙公则是善于驯养猴子的人。诗句通过对比,暗示了追求功名与享受隐逸生活之间的选择,以及对这两种生活方式的不同看法。

“予苦挥尘上素服,尔何秣马向黄龛。”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态度。诗人自述自己在尘世中忙碌,穿着朴素的衣物,而对方山人的选择则表示不解或羡慕。通过“秣马”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对方山人准备出发,似乎正走向隐居的生活状态。

最后,“曲辕散木愿自保,漫为牺樽悲杞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曲辕散木象征着平凡之物,希望自我保护;而犠樽和杞楠则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和树木,常被用来比喻高贵或重要的事物。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与高尚追求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一

江国梅花千万朵,白云乡里温柔。

笛声几度怨梁州。梦中云满树,醒后月当楼。

正是相思春信早,桑禽啼破香愁。

一枝难寄陇西头。燕姬钗上见,应是更风流。

(0)

天仙子

忆共当年游冶乐。小小池塘深院落。

相亲相近不相离,花下约。柳下约。

一曲当筵金落索。回首欢娱成寂寞。

惊散鸳鸯风浪恶。思量不合怨旁人,他也错。

我也错。好段因缘生误却。

(0)

齐天乐·其四

碧梧庭院秋声早,愔愔暮天云影。

雨送凉蝉,风欺倦翼,络纬犹啼金井。疏窗弄暝。

正犀押帘垂,画屏灯冷。

节序依然,旅怀长是叹流景。

旧家园苑废久,岁寒松桂在,清事谁领。

待月幽轩,寻凉小舰,断梦有时提省。乘槎路迥。

便逸兴相牵,倦涂难骋。甚日归来,傍湖耕二顷。

(0)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其五蝶恋花

燕子楼边春意早。楼上红妆,何似当时好。

一自画眉人去了。梦魂暗逐天涯草。

蹋蹋马蹄江路杳。数尽归期,屈指东风老。

惆怅一春欢事少。几回月落纱窗晓。

(0)

拟古十首.鹊桥仙.拟稼轩·其八中原怀古

残阳陇树,寒烟塞草。戏马台前秋老。

黄河日日水东流,断送却、英雄多少。

西秦笳鼓,东山寄傲。万事付之一笑。

闲来系马读残碑,又目断、江南飞鸟。

(0)

鹊桥仙.又叠前韵,柬林正郎陈大尹三首·其五

草阁观书,兰舟载酒,尽日竹间花底。

二客新从海上来,忽投赠、云烟满纸。

山谷新词,杜陵好句,瑶瑟清音振耳。

可惜中秋节后逢,不共对、月明千里。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