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陇树,寒烟塞草。戏马台前秋老。
黄河日日水东流,断送却、英雄多少。
西秦笳鼓,东山寄傲。万事付之一笑。
闲来系马读残碑,又目断、江南飞鸟。
残阳陇树,寒烟塞草。戏马台前秋老。
黄河日日水东流,断送却、英雄多少。
西秦笳鼓,东山寄傲。万事付之一笑。
闲来系马读残碑,又目断、江南飞鸟。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拟古十首·鹊桥仙·拟稼轩(其八)中原怀古》以残阳、陇树和寒烟、塞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边塞秋景图。"戏马台前秋老"一句,借古迹戏马台点出历史的沧桑,秋意渐浓,暗示英雄时代的远去。
"黄河日日水东流,断送却、英雄多少"运用黄河这一象征永恒的意象,感叹岁月无情,英雄事迹随流水消逝。接下来的"西秦笳鼓,东山寄傲",西秦指代边关,笳鼓声中寓含战事与豪情,而东山则暗指隐逸生活,诗人借此表达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万事付之一笑",诗人看透世事,将一切荣辱得失都付诸一笑,展现出超脱的人生态度。最后,"闲来系马读残碑,又目断、江南飞鸟",诗人骑马游历,读着残破的古碑,遥望江南,心驰往昔,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感慨,又有个人的哲思,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时局变迁和人生无常的独特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