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青苔积雨深,林花落尽一莺吟。
高情不鼓《南薰》调,长日只闻流水音。
涧底青丝牵弱荇,窗前碧色护来禽。
莫嫌身外求名远,自是幽居惬素心。
门巷青苔积雨深,林花落尽一莺吟。
高情不鼓《南薰》调,长日只闻流水音。
涧底青丝牵弱荇,窗前碧色护来禽。
莫嫌身外求名远,自是幽居惬素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居画面。首句“门巷青苔积雨深”,写出了诗人居所的环境,门巷因雨水长久未干而生出厚厚的青苔,显得静寂而冷清。次句“林花落尽一莺吟”,进一步渲染了春色已逝,只有孤独的黄莺在鸣叫,增添了少许生机。
第三句“高情不鼓《南薰》调”,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不愿迎合世俗的音乐,选择了自然的流水声作为日常的陪伴,体现了他的高雅情趣和淡泊生活态度。第四句“长日只闻流水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的生活节奏。
接下来,“涧底青丝牵弱荇,窗前碧色护来禽”两句,通过描写涧水中的水草和窗前的绿色植物,展现出诗人居所的清幽与和谐,以及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爱护。
最后两句“莫嫌身外求名远,自是幽居惬素心”,诗人劝慰自己或读者,不必为外界的名利所累,这样的隐居生活正符合他素来的心境,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高尚情操。
青女初晴,向丑梢枯干,幻出妍姿。
休烦苑吏剪彩,别有神司。
东皇太乙,敕瑶姬、淡傅胭脂。
还似得、华清汤暖,薄绡半卸冰肌。
应笑楚宫痴绝,略施朱则个,便妒蛾眉。
唐人更无籍在,浪比红儿。
祥云难聚,且丁宁、铁笛轻吹。
拼醉倒,花间一霎,莫教绛雪离披。
颇闻谱与寿溪通,桑梓吾宁不敬恭。
东汉聘君真处士,晚唐先辈亦文宗。
方当夭矫惊春蛰,未可呻吟学冻蛩。
老矣麾幢俱屏去,空弮难与子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