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少卿沈民望归乡祭扫》
《送少卿沈民望归乡祭扫》全文
明 / 杨荣   形式: 古风

云间自昔多才俊,二陆文章著西晋。

君家兄弟际明时,袖然并以能书进。

文皇在御涣纶音,双凤翩翩入翰林。

东观校书延誉盛,西清应制沐恩深。

从此超迁登要地,讲殿斋庐常入侍。

久官庶子辅青宫,新拜亚卿居棘寺。

四朝宠眷岂徒然,染翰今踰三十年。

曾奉圣言方逸少,还同笔谏效公权。

优诏初承拜双阙,先茔祭扫归心切。

祖筵群饯出都门,正是登高菊花节。

九峰松柏秋容老,到日游观展怀抱。

乡闾士子共追陪,见者争誇锦衣好。

我念平生故旧情,聊歌长句赠君行。

再三相嘱来须早,勉尽忠勤荅圣明。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送少卿沈民望归乡祭扫》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沈民望的赞赏与祝福。首联以西晋时期才俊陆机、陆云为典,赞扬沈氏兄弟在明时的才华出众,书法亦佳。接着描述了沈氏在文皇时期受到的恩宠,从翰林院到东观校书,再到西清应制,步步高升。

诗中提到沈民望长期侍奉青宫和担任重要职务,又晋升至亚卿,显现出其仕途的显赫。诗人感慨沈氏多年来的忠诚与才能,曾受圣上赞赏,如方逸少和笔谏公权般。在沈民望即将回归乡里扫墓之际,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挂念,希望他早日归来,并鼓励他继续忠于职守,报答圣明。

尾联描绘了送别场景,沈氏在重阳节登高之际离开京城,松柏映衬下的故乡景色令人怀旧,乡亲们盛赞他的风采。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故旧友情的珍视,以长篇诗歌赠别,再次叮嘱他尽早归乡,呼应了题目中的“归乡祭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仕途的期许。

作者介绍

杨荣
朝代:明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文敏集》。
猜你喜欢

清明感怀

涉历崎岖巳半生,况今客里过清明。

二人属望恩胡报,三十蹉跎业未成。

赛鼓社中仍腊腊,落花几上故轻轻。

窗前好鸟还催听,无奈愁深别系情。

(0)

秋柳

风起尘飞苦驿骚,数茎短发不胜搔。

金盘想像初尝荔,银笼伤心旧荐桃。

草檄岂无龙尾砚,摧锋宁恃雁铃刀。

遗民感慨江南事,犹说宣徽院使曹。

(0)

秋日克九过访留饮

每时向人只垂首,今日向君一开口。

感君意气为我留,豆棚菜圃田家酒。

(0)

武夷九曲棹歌·其一

一曲倚棹歌,却忆慢亭事。

天上会合稀,哀被人间世。

风雨送曾孙,神仙亦情至。

何如默无言,此峰有禅意。

试问老赵州,大王来也未。

(0)

将抵豫境二首·其二

江乡未许狎閒鸥,地北天南易滞留。

千古夷门争伫想,特来补足少年游。

(0)

道经彭城有感二首·其一

彭门旧游地,重过转凄然。

绿树非前度,青山似往年。

宾僚感今昔,客旅怕株连。

慎勿探东阁,荒凉蔓草边。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