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清夫》
《送张清夫》全文
元 / 大欣   形式: 古风

袁子平生妙斲轮,未必俱化随埃尘。

十年读诗不相识,斯文义与骨肉亲。

遍搜遗稿走江城,吴人往往未知名。

钱唐晚值张公子,为我开箧金石鸣。

昌歜尚须论所好,惜哉已往空恋嫪。

况有张公德业崇,欣也敢不摅怀抱。

去年湖阴三日雨,饥吟待旦听五鼓。

风水愁催画鹢飞,松杉喜作龙虬舞。

别后寄书能几回,搴裳有约今雨来。

高歌击节孰不乐,空山井塌生秋苔。

王门曳裾三十载,只今鬓影霜皑皑。

风流何止一丘壑,置之烨烨黄金台。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大欣的《送张清夫》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袁子平生妙斲轮”,以“袁子”暗指友人张清夫,巧妙地将友人的名字融入诗句中,同时以“妙斲轮”比喻其才华横溢,如同精巧的车轮,暗示了友人的卓越才能和深厚学识。

“未必俱化随埃尘”一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不被埋没的期待,同时也蕴含着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十年读诗不相识,斯文义与骨肉亲”两句,通过对比十年间未曾谋面与斯文之义如同亲人般的深厚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遍搜遗稿走江城,吴人往往未知名”则描绘了诗人四处寻找友人作品的情景,虽在江南城市间奔波,但友人的作品尚未广为人知,流露出对友人才华未能得到充分认可的遗憾。

“钱唐晚值张公子,为我开箧金石鸣”一句,描述了在钱塘江畔偶遇张公子,对方打开藏书箱,金石之声响起,象征着友人知识的丰富和学问的高深。

“昌歜尚须论所好,惜哉已往空恋嫪”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况有张公德业崇,欣也敢不摅怀抱”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品德和事业成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友人成就的自豪。

“去年湖阴三日雨,饥吟待旦听五鼓”描绘了去年在湖边阴雨连绵的夜晚,诗人饥肠辘辘,等待天明时分听五更鼓声的情景,以此来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风水愁催画鹢飞,松杉喜作龙虬舞”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出对友人离去的忧愁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别后寄书能几回,搴裳有约今雨来”则表达了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期待。

“高歌击节孰不乐,空山井塌生秋苔”以山水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哀伤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离去后孤独心境的描写。

最后,“王门曳裾三十载,只今鬓影霜皑皑”回顾了友人在王门下学习三十载的岁月,如今白发苍苍,表达了对友人年华流逝的感慨。

“风流何止一丘壑,置之烨烨黄金台”以“风流”形容友人的才华和品格,不仅局限于某一丘壑,而是可以比肩于熠熠生辉的黄金台,表达了对友人极高评价和对其才华的无限推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大欣
朝代:元   号:笑隐   籍贯:江州   生辰:1284—1344

(1284—1344)元僧。江州人,徙南昌,俗姓陈,号笑隐。九岁出家。博通经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说。居杭州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文宗天历初,被召赴阙,特赐三品文阶,授太中大夫。顺帝时受命校正《禅林清规》。有《蒲室集》。
猜你喜欢

盘圃张伯诚饷柑

髯奚叩门踏枯叶,手持子敬相问帖。

筠篮包送洞庭秋,照眼错落黄金毬。

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

问渠几日辞霜枝,化作□□□□□。

道上应无公远嗅,定中安定王家□。

(0)

意行

意行行到野人家,门带清溪石径斜。

落日轻烟山可画,短篱颓堑菊能花。

归迟误客频敲竹,坐久劳人再煮茶。

那得宽閒无点事,日搔短发问桑麻。

(0)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其四寒梅

穷阴冱冰壑,霜月耿夜残。

中有罗浮仙,洒洒风骨寒。

(0)

官满借居

尽装家具已回京,便觉身如片叶轻。

近市借居人语杂,闭门独处自心清。

雨中蹑屣青苔滑,烛下梳头白发明。

余亦傍人檐底住,新来巢燕不须惊。

(0)

燕归梁

楼外春风桃李阴。记一笑千金。翠眉山敛眼波侵。

情滴滴、怨深深。当初见了,而今别后,算此恨难禁。

与其向后两关心。又何似、□而今。

(0)

嘉州读邸报见张叔文由御史台主簿改著作佐郎依旧在台

惊闻除目到遐荒,病眼偏明喜倍常。

古节旧如台柏直,青衫新惹阁芸香。

中庐夜宿群经蠹,北户朝趍满简霜。

主簿虽卑官渐紧,近来应有谏书囊。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