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无深巷,急足无善迹。
一伪丧百诚,中和为士则。
泽中一寸镜,解引万里色。
往时王广道,山东化遗德。
好酒无深巷,急足无善迹。
一伪丧百诚,中和为士则。
泽中一寸镜,解引万里色。
往时王广道,山东化遗德。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名为《送李按察十首(其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与人性深刻的理解。
首句“好酒无深巷”,以“好酒”喻指美好的事物或高尚的品质,而“无深巷”则暗示这些美好往往不被众人所知,深藏不露。接着,“急足无善迹”进一步强调了高尚行为的不易察觉,即使行动迅速,也难以留下明显的善行痕迹,暗含了社会风气的冷漠与世态炎凉。
“一伪丧百诚”一句揭示了伪善的危害,一个小小的虚假行为足以破坏百倍的真诚,警示人们要坚守诚信。随后,“中和为士则”指出中庸和谐是士人应遵循的原则,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公正的重要性。
“泽中一寸镜,解引万里色”运用了比喻,将人心比作镜子,虽小却能映照出广阔的天地,寓意着一个人的心灵可以影响周围的世界,展现出个体力量的伟大。最后,“往时王广道,山东化遗德”表达了对过去贤者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他们的美德,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道德与人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山中旧宅四无邻,草净云和迥绝尘。
神枣胡麻能饭客,桃花流水荫通津。
星坛火伏烟霞暝,林壑春香鸟雀驯。
若使凡缘终可脱,也应从此度闲身。
芜城十年别,蓬转居不足。
终岁白屋贫,独谣清酒圣。
风尘韦带减,霜雪松心劲。
何以浣相思,启元能尽性。
嘉招不辞远,捧檄利攸往。
行役念前程,宴游睽旧赏。
征轺星乍动,江信潮应上。
烟水飞一帆,霜云摇五两。
纷纷别袂举,切切离鸿响。
后会杳何时,悠然劳梦想。
青春思楚地,闲步出秦城。
满眼是岐路,何年见弟兄。
烟霞装媚景,霄汉指前程。
尽日徘徊处,归鸿过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