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
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
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忆长安,八月时,阙下天高旧仪。
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
更爱终南灞上,可怜秋草碧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八月时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繁华盛世的追忆和向往。
"阙下天高旧仪"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于古都长安昔日壮丽景象的记忆,"阙"指宫城门楼,"阙下"即是皇宫前广场,"天高旧仪"则表明那时节气氛庄严而恢弘。
接下来的"衣冠共颁金镜,犀象对舞丹墀"两句,更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出当年盛世的豪华与壮观。"衣冠"指的是官员和士族,他们手持的金镜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犀象"则是大象,伴随着舞蹈在红色的台阶上表演,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不仅限于对过去繁华的追忆。"更爱终南灞上"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终南"指的是终南山脉,而"灞上"则是长安城东的一条河流,这里诗人对其上游之地有着更深厚的情感。
最后一句"可怜秋草碧滋",通过秋草的绿意,抒发了作者对于过往时光的哀愁与惆怅。"可怜"表达了一种同情和怀念之情,而"秋草碧滋"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八月风光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哀愁,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停车未共长官亲,诗句先惊入眼新。
滴露已纫骚客佩,干云合拟大夫身。
漫论桂树前头影,要识甘棠著手春。
有约归来恣吟啸,冬心话与岁寒人。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
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里逢。
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隐居深在碧山空,涧壑才堪侧步通。
芋栗一园秋计足,僮奴百指治生同。
短墙甃石牢牵荔,薄酒盈坛共转筒。
我欲相随卜居去,此身一脱花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