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平田田上池,不妨沮溺是吾师。
缟衣淡月婆娑影,笑领山妻归去时。
山下平田田上池,不妨沮溺是吾师。
缟衣淡月婆娑影,笑领山妻归去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山下平田田上池”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片平坦的田野与高处的池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层次之美。接着,“不妨沮溺是吾师”一句,引用了古代隐士沮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缟衣淡月婆娑影”描绘了一幅月下女子轻盈舞动的画面,洁白的衣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婆娑的影子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最后,“笑领山妻归去时”则通过一个温馨的场景,表现了诗人与妻子共享田园生活的幸福与满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幸福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
江南山尽处,开辟如石门。
下有琴筑声,哀湍激箭奔。
残雪护峰顶,篁竹如四垣。
老翁仅百岁,曝背抱儿孙。
问之不我应,嗒然而忘言。
疑尔秦人徒,此类桃花源。
寒日欲西颓,不容驻短辕。
驱车下山去,逼耳闻清猿。
回顾但烟霭,路绝无攀援。
他年傥再逢,共醉老瓦盆。
贫病同原宪,轻肥诮子华。
耽书祇糟粕,学海淼津涯。
孤屿亭何远,葵丘戍复赊。
救穷无髻宝,绝粒饵胡麻。
壮岁徒干禄,儿时不称家。
已谙蕉覆鹿,何预鸟衔花。
世态多谗疾,心安免怨嗟。
幕巢同社燕,雉堞接昏鸦。
当食思颇牧,遗忠想尚奢。
安能效狡狯,掷米变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