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方休沐,山行不觉劳。
尘容浑老尽,诗思与秋高。
饭颗应逢杜,柴桑未入陶。
閒门荒径窄,此日剪蓬蒿。
数月方休沐,山行不觉劳。
尘容浑老尽,诗思与秋高。
饭颗应逢杜,柴桑未入陶。
閒门荒径窄,此日剪蓬蒿。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山居(其一)》描绘了诗人享受休沐时光,在山间漫步的情景。"数月方休沐"表达了诗人久违的休闲时刻,"山行不觉劳"则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行走的轻松愉悦。"尘容浑老尽"暗示诗人摆脱俗世烦恼,心境如洗,"诗思与秋高"则寓言诗人的创作灵感随着秋天的到来而更加开阔。
诗人想象在山中可能会遇见像杜甫那样的文人墨客,同时又自比陶渊明,向往田园生活。"柴桑未入陶"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閒门荒径窄,此日剪蓬蒿"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诗人亲自整理门前杂草,展现了其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闲适与诗意人生,以及对传统文人理想生活的追求。
蚊觜生花夜更长,睡乡蝴蝶正悠飏。
山僧不恤秋眠熟,连打钟声到枕旁。
昔日山前寺,兵馀扫地空。
汝今能协力,真是宝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