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荅寄俞仲蔚兼呈元美时不果枉因有末句》
《荅寄俞仲蔚兼呈元美时不果枉因有末句》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浊酒新开绿绮鸣,白云湖上掩柴荆。

兴来陶令还辞社,老去庞公不入城。

一疏中原高病色,千秋吾党见诗名。

故人径作书相别,握手看君负此生。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答寄俞仲蔚兼呈元美时不果枉因有末句》。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联“浊酒新开绿绮鸣,白云湖上掩柴荆”以酒和琴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浊酒代表了生活的平凡与真实,绿绮则是琴的代称,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共鸣。白云湖与掩柴荆则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颔联“兴来陶令还辞社,老去庞公不入城”引用了陶渊明和庞德公的典故,前者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后者则是三国时期隐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态度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奈与选择。

颈联“一疏中原高病色,千秋吾党见诗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一疏”(即一封书信)和“中原高病色”(中原地区因疾病而显得萧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同时,“千秋吾党见诗名”则强调了诗歌作为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肯定。

尾联“故人径作书相别,握手看君负此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负此生”一词,既是对友人可能遭遇不幸的感慨,也是对自己未能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人物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著名诗人的文学造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天门山

百战生还解佩刀,扁舟东去走江皋。

鬼神护此千秋石,阊阖开当万里涛。

白日行空天马过,黑风吹浪海鱼高。

扪萝直到云烟里,惆怅山灵笑二毛。

(0)

荒园

荒园草木深,时复值长夏。

绿影遍方塘,清阴蔽茅舍。

白日向西颓,返照穿桑柘。

庭花处处开,高低自相亚。

翠叶与丹荣,明霞互映射。

中有学佛人,身心久休暇。

手把寒山诗,欢颜坐及夜。

既夜若为眠,狂歌莫能罢。

奇哉宝月轮,光明上柳罅。

(0)

海氛清·其四

王承帝命,大将军旗鼓。我冠带之国,忍鳞介是伍。

据我上游,张我罿罦。与子偕作,与子同仇。

悉率左右,歼此群丑。

(0)

关陇平·其十一

帝德振振,陇山既平。陇流既清,维天子之祯。

陇山既伏,次黔粤滇。

蜀敢不詟伏,如翰如飞,万福来威。

(0)

拟古

常山舌既乾,两耳了不闻。

声留白刃间,迟回遏阴云。

首阳腹已馁,薇蕨徒芳芬。

精气弥豪放,鼎食安足云。

维彼苏属国,持节牧羌羵。

十年如一日,冰雪嚼纷纭。

求死既不得,坚志豺虎群。

从容与激烈,大道原无分。

上林□雁札,终得达圣君。

愿言励忠悃,天心将罢军。

(0)

客历阳成同年率庵忆初园中秋酌桂

叠石为山暮景寒,扶疏绕径此凭阑。

百年月在尊前出,千里人来雨后看。

手泽不忘桑梓敬,鼻观岂受木樨谩。

拂衣早遂初年志,难种江皋续蕙兰。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